我是已经出来工作了几年的一名西部乡村教师,面对朝夕相处的学生,面对教育资源的匮乏,还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不得不说,有时候心情很沉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给当下的农村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新的挑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具体所面临的问题:
一、优质生源的流失。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很多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较为优秀一点的学生,只要家里的条件稍微好一点的,都会把学生送到城里的学校去念书,在造成城市里教学资源紧张的同时,也让乡村的教学资源处于浪费的状态。呈现出城市的学校很拥挤,而农村学校去很荒凉的情况。留在农村学校的学生都是天赋和资质不怎么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农村学校竞争不赢城市学校的原因之一。
二、受“读书无用论”影响很大,厌学情绪严重。社会上经常充斥着这样的言论:读书有什么用,你看好多人没有读过什么书还不是照样当老板,好多大学生还在没有读过书的老板那里打工呢!不读书也照样可以成功,也可以挣大钱。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每天做着不读书也可以赚大钱的梦,还学习什么,反正学也学不懂,还不如早点出身社会。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有厌学的情绪,一来是受外界的影响,二来是本来的学习基础就差,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学习的信心了,在校期间也就得过且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再开展工作时也觉得很棘手,无论怎么样去引导都把学生拉不回正轨。
三、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有些学生可能是从小受环境的影响,亦或者是从小受到了什么伤害,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处于山区的孩子,从小父母都在外地务工,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很少,很多都是只有春节才会回来,对学生的成长父母们参与的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一起,而他们对于孩子们来说属于隔代教育了,更多的时候仅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在其他方面根本就谈不上教育。那么这也造成了他们在孩子的心理教育的缺失,所以部分学生在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及时的疏导,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是很多的行为方式异于常人。举个例子,初一有个学生,有可能是自闭症也有可能是抑郁症,平时都不会说话,也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学习也不做作业,上体育课的时候没有人跟他一起做联系,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人群之外,很突兀。这样有问题的学生不止一个,很多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这也给老师的平时教学带来了难度,因为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融入班集体。
四、行为习惯差。我所看到的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时候真的没有办法入眼,很多学生行为习惯真的很差。一部分人个人卫生习惯不好,经常不洗头,不洗澡,不换衣服,还连带着公共卫生习惯不好,随地乱吃乱扔,不爱护学校整洁的环境。很多学生也是随口就是脏话,经常路过学生群,从来都不好好的交流讲话,出口成脏。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在外务工的父母会给自己的孩子买手机,很多学生在自控力还不强的时期很容易被手机控制,成天就想着怎么玩手机,打游戏上瘾,有时候吃饭睡觉都在想着游戏,一刻都离不开手机,自然而然心思就没有在学习上了。老师们在校期间经常给他们纠正这些行为习惯,但是效果甚微!
在现在这个越来快速发达的社会,农村的教育形势越发的不容乐观,要怎么样把学生们教好,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当今时代下压在农村教师的沉重任务,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所面临的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在农村的一线教师也会积极的面对困难和挑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