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舟芙蕖诗囊浅,饮尽茶味禅也香(一)

一 缘起

       名士出江湖,有诗为证:“多为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古人又有诗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样的诗句恰如拂面的一江清风,让人不禁出于尘格、荡怀远思。

       刚进初夏,几位朋友远去岭南古劳水乡,在荷花湖中划桨板,他们行舟采荷、寄意江湖,吟诗弄月,闲做湖畔野夫,垂钓一湖绿水,一湖诗情,所流露的是一种自在悠然、雅量风致。

       这些朋友更慧心尤佳,他们学《浮生六记》中芸娘的制作荷花茶的方法(清朝沈复在文中这样描述其爱妻芸娘的妙思之举:“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摘花制茶,煮茗闻香,杯盏里茶香撩人心魄的,香韵不绝。这种高逸之情、这番巧思妙趣,也让我极尽神往。

       中国古代就多有高逸之人。唐代南方的一个僧人,叫船子和尚,他整日生活在一只小舟中,在小舟中闲荡,却悟出了禅的道理。他有一首词这样写到:“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粘绕指风。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他在漫眼的荷花、扑鼻的香气中,体会到了虚空二字。

       山水、行舟、荷花、花香、茗茶、禅意,这一连串的文字和印象,顿入我的眼前,似乎这些自然造化和合而来,又冲荡而去。

       寄意山水、寄意远方、寄意诗情,“为一己陶胸次”,为一己陶出的是生命的舟楫;似乎手中的笔,就是我的兰桨桂棹;心中的意,就是我的漫天云水、山林之志。且让我也弄起这诗意的扁舟,沿着高逸之人去的方向,亦步亦趋,作一次性灵的远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