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来信003-三板斧破四困境

003-三板斧破四困境

吴军:

  • 没有绝对正确和错误的方法,只有适用和不适用;
  • 可行的操作方法必须简单易行,且数量少;
  • 听天命,尽人事;

四困境

吴军老师在《谈10000小时》中提到精进的困境:

  • 简单重复
  • 习惯性失败
  • 林黛玉困境
  • 狗熊掰棒子

三板斧

  • 愿景-目标-道路
  • 完善不中听的观点
  • 凡事做记录

愿景-目标-道路

破解困境1:简单重复。

  • 愿景
    精进不是简单的重复,需要有方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 目标
    战略:核心是“设置阶段性目标”。
  • 道路
    战术:一系列的可操作步骤。

以一个计算机工程师为例,

  • 愿景
    成为 三级工程师
  • 目标
    设置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 了解计算机科学;
    • 掌握技术的变化;
    • 对编程工具熟练掌握;
    • 具备产品设计的常识;
    • 大问题分解小问题;
  • 道路
    提高编程质量,从单元测试做起。

完善不中听的观点

破解困境2、3:习惯性失败、林黛玉困境。

清华附中校长万邦儒:

遇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 换位思考;
  • 凡事三思
    • 第一遍,自己对,别人错;
    • 第二遍,可能是自己错了;
    • 第三遍,是否对方的境界比我高;
  • 即使对方胡说八道,也要找出其中的合理性;

一个想要精进的人,必须多和 比自己能力强的多的人 交流学习,这样才能避免 习惯性失败 。与高人交往,很可能对方境界更高,自己无法理解。

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出合理性,才能进步更快,眼界和气度比常人更大。避免陷入林黛玉的困境(在自己的世界越精进,对外界越排斥)。

凡事做记录

破解困境4:狗熊掰棒子。

职业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但大多数人更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而很少做记录。结果是未来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重复的问题,结果是:

  • 浪费更多的时间;
  • 低水平重复;

做记录的好处:

  • 记录成功的经验,未来复用;
  • 完善自己的思考,进步更快;
  • 成果的积累的继承;
  • 在前期的成果基础上继续进步,累积方式增长;

欧美学者长于记录,科学试验和研究都有记录,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记录很少,导致很多重要的技术失传,导致低水平的重复。

自我剖析

  1. 个人在“愿景-目标-道路”方面做的不够好。

战术方面的具体措施可以做好,但缺乏明确的战略阶段性目标,愿景更为模糊。导致科研方面没有实质性的成果,进展缓慢。

  1. 完善不中听的观点,很难做到。
    逃避自己不中听的观点,或许是人的生存天性,如果没有足够的见识,个人并没有能力面对不中听的观点。这是一项高度消耗脑力的活动。

或许更可行的方式是,在关键问题上面对“不可回避”的不中听观点,如工作中领导的批评指示,这种环境下,自己不得不严肃的反思,更容易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1. 记录和积累,做的很好。
    坚持较好的记录习惯有:
  • 每天三件事打卡
  • 锻炼运动记录
  • 与导师讨论后,总结讨论备忘
  • 技术文档的撰写与总结
  • 学习【得到】的文章后总结笔记博客

很多人做不好记录,除了天然的惰性和缺乏习惯,还有一个原因:不知道如何利用记录。我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记录与朋友分享,如博客和笔记,获得其他人的反馈,感受到自己做记录的意义,这样的习惯更容易坚持下去,在生活中持续创造价值,形成正反馈。

启发

  • 林黛玉的困境,大四最后半年,我在编程和专业技术上精进,对自己的选择和理想非常自信,典型的 心高气傲 。当时王东升老师的很多好建议都听不进去,无法理解,也不愿接受。
  • 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如果在精进之前,缺乏宽广的视野和思维,很容易在专精一个领域之后陷入林黛玉困境,无法接纳更广阔的事物。这种状态可以看做进阶之路的一道关卡,限制一个人更宽广的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