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亲子沟通的障碍与策略有感而发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马井学校

郭攀

3月28日,家校协作项目组如约相聚云端,开启3月最后一次智慧研讨。这次,曹慧敏老师给我们带来《亲子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主题讲座,为我们这些深耕家校共育的人提供精神养分,感谢曹老师,感谢这个平台。曹老师的讲座思路清晰,表述准确,通俗易懂,耐人寻味,普及了常识,提升了技能,启迪了智慧,是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研究课例。

听完讲座,我深切地感受到曹老师讲座主题基于问题意识,在自己教学工作中,用心去发现问题,并有思考与反思,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智慧帮助学生们和家长们。我期待自己像她一样,做一个有心人,多留心学生的情绪、积极与家长沟通,慢慢的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系统看法。从而,达到杨主任对我们殷切的期望:对问题的认识,既有个性化也有共性化,如此就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最应该有的科研素养。

曹慧敏老师从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亲子间有效沟通的障碍归因;二、亲子间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三、亲子间有效沟通的方法技巧。下面我结合曹老师的讲座,反思我在亲子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的改进策略。曹老师的讲座问题意识强,逻辑清晰,列举了很多事例,很多负面事例我都中枪了。在家与女儿沟通,在学校与学生沟通中,我都存在“致命”的问题。下面,我谈谈在沟通中我存在的问题。

有效沟通障碍归因中一,回忆起我父母对我的教育,他们在与我沟通中存在认识不足,思想上认为给够上学的费用,让我吃饱穿暖就行,从来没关注我的身心健康、我的交友情况、我的情绪变化,因此我常常感受不到父母的尊重与关爱。这个障碍让我对最近犯鼻炎这件事有了新思考。那年冬天上初中的我感冒了,没有及时吃药治疗,当时我妈上班忙,即使我告诉她我不舒服,她也没有当回事。我一直流黄鼻涕,没劲儿。一连两三个星期都没好,我自己都烦擦鼻涕了,生病导致我的脾气暴躁,到现在都存在。成年后的我,鼻炎成为了我的负面朋友,春冬季我经常犯,情绪自然不会好。现在举出这个例子,不是抱怨,而是提醒自己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不能仅仅提供物质帮助,还要关注孩子身体健康、情绪变化、社交情况等。生下孩子不仅要养,更重要的是育。

有效沟通的障碍之二:家长对“权威”身份的执念。反观我,在教育学生方面,我有时候态度硬,对学生提的要求严,硬。孩子们大多不反抗,但有极个别上课总是挑战我,接话、一直做动作、跑神等,先开始我耐心提醒一下,后来我失去耐心不予理睬。想想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要温柔而坚定的对待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室是温暖的,快乐的,而不是束缚很多,压抑很多,关爱缺少。

有效沟通障碍三:家长忽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反思我,下班回到家,感觉很累,就想刷会儿手机,放松一下。很多时候女儿在我身边,时间长了,女儿就会说妈妈别看手机了,这时候我才恍然醒悟,时间流逝很多。如果这些时间用来和女儿一起做手工,阅读等不是更好吗?由这点想开去,我班里一个名叫宇航的男孩,穿衣有些邋遢、手指甲盖里经常满是泥垢,提醒他个人卫生,坚持不了很长时间,依然脏脏兮兮的。后来,我在送路对的时候,见到了他的妈妈。他的妈妈身体较胖,穿着也不太干净,从那之后,我就觉得只要能做通宇航妈妈的思想工作,孩子的穿着卫生情况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

有效沟通障碍四:缺乏沟通技巧与方法。我所在的学校属于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源较差,家长素质不高,孩子很多由爷爷奶奶看管,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只会与老师说,老师严格要求,该打打,确保孩子学会就行。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门口,看到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男生的父亲,在门口推搡孩子,问你的作业呢?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干嘛?态度严厉,那个男孩看上去很腼腆,我想孩子是内向的,一般内向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强。按理说孩子父亲不应该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他、指责他,这样他会很受伤,自卑,无益于他的成长。

亲子间要想沟通好,不仅需要明确有效沟通的技巧,而且得了解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无效沟通的类型(溺爱讨好型,唠叨讲理型、粗暴职责型、打岔逃避型)。亲子间想拥有好的关系,首先,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信任你;其次换位思考,正确表达,避免先入为主的评判。最后,要对孩子抛出理解、接纳的橄榄枝,先接受孩子的情绪,再解决问题。亲子间有效沟通,需要技巧。如主动倾听;非言语沟通(我有时候批评女儿错误的做法,孩子就哭,我讲道理,然后拥抱她,孩子瞬间就不哭了);共情式沟通(先认可情绪,后处理问题);协商式沟通(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自主性。将“命令”转化为有限选择。);正向激励(具体化表扬,成长型反馈);善用媒介(利用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拼图、拼小玩具等)。总之,亲子间有效沟通不仅得有方法,还得牢记有效沟通的原则,这是指引你不迷路的大方向。亲子间沟通应遵循温和坚定、倾听共情型、双向反馈,坦诚相待。

这次讲座让我有很深的感悟。无论是当妈妈,还是当老师,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你能与他人能良性沟通,是最大的财富,让我把这次讲座学到的知识践行起来,成为一位温暖又坚定的妈妈、老师。相信一切就像种子,经过埋葬方有生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次读奥南多的这本书-《对财富说是》。这本书是从潜意识角度来挖掘财富密码的。我们有时候明意识掌握了很多道理,但是其...
    心理成长日记阅读 65评论 0 0
  • 《母爱的羁绊》 心身疾病型 这类母亲用疾病和痛苦来操纵别人,为自己扫除障碍,获取注意力。她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包...
    萱影释心舟阅读 36评论 0 0
  • 小脑萎缩作为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导致平衡障碍、动作迟缓等问题。虽然医学尚未找到根治方法,但科学合理的日常锻炼...
    月下瑹歌阅读 31评论 0 0
  • 焦虑躯体化的表现 焦虑躯体化,简单来说,就是心理上的焦虑转化为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它如同隐藏在身体里的“暗箭”,常常...
    期颐堂三阅读 42评论 0 0
  • 大脑里面有一个有脑神经细胞构建起的脑神经网络,人的脑神经细胞,经过视觉、听觉、运动、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想像等刺激...
    汪宇萌阅读 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