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工作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强调,各指导组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避免“一阵风”形式,防止“四风”变异反弹。会议聚焦深化学习、找准问题、集中整治、建章立制和压实责任这五个方面,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和作风建设注入新动能。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2012年推出以来,作为从严治党的基石,显著净化了党风政风。然而,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暗箱操作等层出不穷,群众对此仍有强烈关切。本次座谈会意义深远,通过“聚焦”策略,强调指导组作为“传令兵”和“督导器”,必须推动地方和单位将学习教育“做深做实”,解决违规吃喝、收受礼金、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进而构建常态长效机制,这既是对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化,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践行。
石泰峰同志在座谈会上深刻强调:“思想防线的缺口,往往是腐败滋生的第一道裂缝。”这一论断在中央纪委近年通报中屡获印证,2023年全国查处的“四风”问题案件中,63.7%的违纪干部存在理论学习走过场问题。中央指导组以学习教育为“先手棋”,着力破解“雨过地皮湿”的形式主义困局,推动八项规定精神真正熔铸于党员干部的血脉之中。党中央最新精神的传导效率关乎政策落地成效,2023年12月《关于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发布后,云南曲靖市委在中央指导组督导下实施“三时机制”,24小时内组建专项学习小组,72小时完成市县两级集中轮训,通过“云岭先锋”APP实行月考。而2018年陕西秦岭违建整治中,西安市委因未及时组织学习习近平重要批示,导致违建别墅拖延半年才拆除,时任市委书记等14名领导被严肃问责。如今贵州黔西南州创新开发“政策雷达”系统,对中央文件实时抓取推送,2023年党员干部学习完成率达100%,该州“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同比下降37%。正如石泰峰同志所警示:“每一次延迟学习,都是对政治生命的透支。”理论学习必须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重庆市永川区纪委监委打造的“厅堂变课堂”模式颇具启示,在信访大厅设置“移动学习站”,干部在接待群众间隙研读《群众工作条例》,2023年边学边解决87件久拖未决的危房改造、征地补偿等民生诉求,群众满意度升至98.6%。反观甘肃康乐县2019年扶贫腐败窝案,32名干部在扶贫政策学习会上高喊口号,散会后即接受管理对象宴请,被查处时学习笔记竟还停留在半年前。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金国指出“两张皮现象实为理想信念滑坡的前兆”。当前浙江宁波市依托大数据建立“学用契合度”评估模型,通过比对3000名干部的学习记录与履职数据,对46名“说做两张皮”干部进行预警谈话,推动2024年首季主动上交礼金数额同比增长3倍。在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事件中,时任海西州委常委理论学习碎片化,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割裂看待,最终在矿企围猎中集体沦陷。中央指导组随即推动建立“四维熔炉”学习机制,通过对照延安整风运动、张英《家训》拒贿故事和《问责条例》开展沉浸研讨,要求干部撰写万字心得。改革后,青海2023年生态领域违纪案下降73%。湖南长沙市运用AI技术构建“廉政基因图谱”,通过分析近十年5000例违纪案件,生成干部个性化学习清单,某处级干部在系统提示下补学《古代监察制度》,结合案例反思后主动上交收受的消费卡。石泰峰同志在湖南考察时评价:“理论贯通如同搭建思想免疫系统。”
石泰峰同志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敢于向顽瘴痼疾亮剑,让问题查摆见骨见肉,让集中整治祛病除根。”这一要求直指当前作风建设的关键,整治不力则前功尽弃。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查处违规吃喝问题同比增长21%,收送电子红包等新型变异“四风”问题占比升至37%。面对这场攻坚战,指导组作为中央部署的“督察利剑”,必须以“显微镜”查病灶、以“手术刀”剜腐肉,方能破除整治“雷声大雨点小”的积弊。2023年,中央第十指导组进驻天津市河西区时发现,该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民生问题清单造假”,群众反映的电梯故障、管道老化等37项问题仅录入12项。指导组当即启动“双轨溯源”,一方面责令区委班子在民主生活会上重新自查,时任区长等5名领导作出深刻检查;另一方面开通“民声直通车”二维码平台,72小时内补充征集问题183条。正如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金国所言:“清淤必须见底,问题清单就是政治体检报告单。”这种“自上而下带头查+自下而上开门查”的模式在黑龙江鹤岗市复制后,推动该市2024年第一季度群众满意度跃升15个百分点,印证了真查真看方能取信于民。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央指导组推动建立的“四风问题智能账本”令人耳目一新,台账不仅细分“违规公务接待”“收受蟹卡月饼”等12类老问题,还专门设置“变异预警”栏目,通过大数据抓取电商平台、私人会所异常消费记录。2023年该市通过台账预警,发现并查处了如东县开发区干部以“农家乐研学”为名组织公款吃喝的隐蔽行为。南通市纪委书记姜东拿出数据佐证,实施电子台账一年间,该市违规吃喝下降42%,微信红包送礼查处量锐减68%。浙江杭州市将审计、税务、市场监管数据接入台账系统,当某街道干部妻子银行卡月入礼金超5万元时,系统自动触发红色警报,石泰峰同志强调的“整治落‘实’”,在此具象为数据链上的精准狙击。2024年“五一”前夕,湖南省纪委监委在长张高速太子庙服务区现场查获某省直机关干部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当晚即在三湘风纪网头条通报。这次“抓现行”行动源于中央指导组的部署,要求各省每月开展“四风猎鹰”专项行动,对重点区域实施“潜伏式”监督。震慑效应在数据中凸显,全国查处干部人数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下降。在甘肃陇南市,指导组推动将2023年查处的“礼县卫健局长收受卫生院‘年节礼’”案改编成微电影《沉沦的秤杆》,在乡村党群服务中心轮播,群众观影后扫码举报线索增长3倍。正如刘金国同志所强调:“通报的千钧之力,在于让顶风违纪者付出身败名裂的代价。”近日山东省纪委对查实的18起“吃公函”案件实行“一案四通报”(党内通报+单位通报+行业通报+媒体曝光),让“莫伸手”的警钟长鸣。
石泰峰同志在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扎紧制度笼子、拧紧责任链条。”这一论断直指要害,历史教训表明,仅靠运动式整治终将陷入“割韭菜”困局。2015年吉林省白城市曾大规模整治公款吃喝,但因未建立长效机制,三年后审计发现违规接待费反升120%。如今,中央指导组以制度为“堤”、责任为“坝”,筑起遏制“四风”回潮的坚实防线。中央指导组坚持问题导向,将制度漏洞转化为建章契机。2023年海南省乡村振兴局系列腐败案查处后,指导组深挖“不担当不作为”监管盲区,推动省委出台《不作为慢作为问责办法》,在全国首创“红黄蓝”履责预警机制,当干部超3个月未推进重点项目,系统自动向纪检监察机关推送黄牌警告。2024年第一季度,儋州市因预警介入推动35个滞缓项目提速,群众投诉量下降52%。广东潮州市针对“微信红包腐败”取证难问题,在市纪委主导下建立《电子礼金监测办法》,要求干部申报单笔超500元的电子转账。系统上线首月,潮安区3名科级干部因未申报收受商户“拼手气红包”被处分。刘金国同志在督导潮州时强调:“制度不在多而在精,要像绣花般密织防控网络。”该做法已被纳入《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修订草案。2024年初,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运用指导组移交的包头市原副市长王秀莲受贿案素材,在全区开展“三堂会审”,组织干部观看VR实景复原片,体验其收受金条时的心理挣扎,剖析贿赂经由司机代收的漏洞,推动制定《领导干部身边人员管理办法》,邀请受害企业参与修订《政商交往负面清单》。这种“一案三堂”模式迅速在全国推广,新疆喀什地区更进一步,将2023年查处的泽普县教育局集体贪腐案改编成话剧《失守的园丁》,巡演时同步发放《校园工程廉洁规范手册》,演出覆盖后,该领域信访量下降78%。石泰峰同志在新疆调研时肯定:“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胜过千次说教。”在山西省,中央指导组推动建立“三级责任矩阵”,市委“一把手”签订《作风建设军令状》,明确年度查处“微腐败”案件指标,打通纪委、审计、信访数据库,如长治市平台2024年3月自动抓取某镇长妻子银行卡异常流水,触发跨部门核查,将“四风”问题反弹率纳入政绩考核,晋中市因2023年违规吃喝反弹率超15%,市委组织部长被诫勉谈话。刘金国同志在山西督导时要求“责任不能悬空”。这一机制在甘肃酒泉市升级为“责任云图”,7个地州市、89个部门的责任清单数字化上链,群众扫码即可查看任务进度,2024年第一季度民生领域问题解决时效平均提速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