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人们所渴望的东西,往往会在同时代的作品里得以呈现。《聊斋》里,满篇妖魔鬼怪,诡异故事。读来,却更像是成年世界里的美丽童话。
小说里,善良、忠孝、正直的人往往能遇到淑丽,无论你富贵或者落魄。白眼与嘲讽或来自尘世,不要紧,在朗月皓空的夜晚,红颜知己自会长烛相伴。这些红颜多为幻化的狐,甚或也有飘零的鬼。这些透明的异世人,心底至纯善良。这些夜的人,更像是对昼的人的无情嘲讽。
小说里,恶行和贪婪必遭报应,且为现世报。人间外,尚有地府,地府诸君遍查人间百态。作恶者即受鞭笞火烧水灌钉钉之苦。打在魂魄,伤在肉体。朴素的善恶观在小说里得以完美呈现,导人向善。
社会有诸多藩篱,小说便用异世的鬼狐来打破。生活中有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爱情在家族声誉面前不值一提。小说中便是形形色色的死而又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于是,庙会一面,深闺成疾,亡去而托梦情郎,情郎书生继而盗尸还魂,而后奋发中第,皆大欢喜。
小说里也有太多现世的恶。扼杀人性的礼教,它使得天性烂漫爱笑的狐女婴宁黯然度日,仿若灼灼桃花化为一地泥污。催人性命的徭役赋税与贪官污吏,它使得孩子幻化成蟋蟀,只为博得帝王一笑。靠满足小市民猎奇心而走街串巷的卑劣恶人,他们拐骗孩子并使他们折磨成异形。灭村毁城的战争,它使得枯骨遗地,坟茔绵延。
在小说构成的异世里。非正常死亡的人,其魂魄不会被地府发现,他们飘荡在人世间。只有冤屈昭雪或意愿达成,他们才会走入新的人世轮回。所以,这些魂魄多能快意恩仇。假如,这世间真的如此天道昭彰,假如所有人内心都有一种鬼神敬畏。这个世界是否会善良公平些?可悲的是,我们永远无法知晓答案。毕竟,小说里的鬼世也类似人世。略作引申,上界的佛也本是善与恶的集成。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意念与克制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小说里还有类似买椟还珠,叶公好龙之类的寓言故事。也有关于海岛夜叉的各种奇幻想象。于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黑兽》一文,
闻李太公敬一言:“某公在沈阳,宴集山颠,俯瞰山下,有虎衔物来,以爪穴地,瘗之而去。使人探所瘗得死鹿,乃取鹿而掩其穴。少间虎导一黑兽至,毛长数寸,虎前驱,若邀尊客。既至穴,兽眈眈蹲伺。虎探穴失鹿,战伏不敢少动。兽怒其诳,以爪击虎额,虎立毙,兽亦径去。
异史氏曰:“兽不知何名。然问其形,殊不大于虎,而何延颈受死,惧之如此其甚哉?凡物各有所制,理不可解。如狝最畏狨,遥见之则百十成群,罗而跪,无敢遁者。凝睛定息,听狨至,以爪遍揣其肥瘠,肥者则以片石志颠顶。狝戴石而伏,悚若木鸡,惟恐堕落。狨揣志已,乃次第按石取食,余始哄散。余尝谓贪吏似狨,亦且揣民之肥瘠而志之,而裂食之;而民之戢耳听食,莫敢喘息,蚩蚩之情亦犹是也。可哀也夫!”
想来,封建王朝千百年来的劳苦大众兴亡皆苦。可悲的是,到后来却钻进了鬼神或是轮回故事里去寻求解脱。哪知晓,其何曾争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