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该是什么模样?该是风拂桂香、天朗气清,是“天凉好个秋”的温柔过渡。可如今的九月,却成了极端天气的“展演场”——台风“米娜”的余威尚未散尽,“桦加沙”已携17级狂风步步紧逼;前一日还是炙烤大地的“蒸笼天”,后一日便化身昼夜不停的“暴雨桶”。天气在酷暑与暴雨间剧烈跳转,独独少了秋日该有的平和。
这陌生的景象,总有人轻描淡写:“老天要这样,又不是我们的错。”仿佛人类只是自然的旁观者,既无力呼风唤雨,也无需为它的剧变负责。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若人类的行为与自然无关,为何曾经《自然常识》课本里“陆地上很少见”的十二级台风,如今成了家常便饭?为何标注“最高级”的十二级台风,早已被十三级、十七级的极端风暴远远甩在身后?
更令人心惊的是,当极端天气不断敲醒警钟时,有人却在以“敬畏”之名,给自然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2025年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推出的“向上致美”系列,将海拔5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脉江孜地区当作画布,用爆破烟花勾勒“龙”的形态。他们宣称“秉承对自然的敬畏,以艺术为媒,共缔高山信仰”,可这片世人向往的净土,何曾需要人类用烟花的碎屑去“点缀”?那些可能永远无法消解的污染物,那些或许再也无法复原的痕迹,哪里有半分“敬畏”的影子?不过是借着“艺术”的幌子,把人类的欲望,刻在了地球最纯净的脊梁上。
“这又不是我们造成的!”面对质疑,总有人这样反唇相讥。可真的与我们毫无关系吗?当工厂的浓烟染黑了天空,当塑料垃圾堆满了海洋,当森林被一片片砍伐,当冰川在逐年消融——我们真的能说,这些与台风强度的升级、季节节律的紊乱毫无关联?我们真的能心安理得地看着净土染尘,看着风暴肆虐,却理直气壮地宣称“置身事外”?
自然从不会说谎,它的每一次反馈,都会实实在在落在我们身上。17级台风过境时被摧毁的家园,暴雨淹没时泡在水中的庄稼,酷暑炙烤下干涸的土地——这些不是“老天的惩罚”,而是人类与自然互动的必然结果。
我们或许无法立刻阻止台风的形成,却能停止以“艺术”之名破坏净土;我们或许无法瞬间逆转气候的变化,却能从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小事做起。
别再把“与我无关”挂在嘴边,也别再用“无力改变”掩饰逃避。当喜马拉雅的净土被烟花染尘,当曾经罕见的台风变成常态,我们每个人都站在自然的“反馈链”上。唯有正视自己的责任,停止对自然的轻慢与伤害,才能让九月重拾“天凉好个秋”的温柔。
让我们与这片土地和谐共生,多一份长久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