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篇简书让我每天比昨天更好一点

从2017年11月28日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坚持写简书第九个月。

第一篇简书

到今天,已经完成101篇简书,11万字。

101篇简书,11万字

最要感谢的是恩师周明达老师。带我走进写作大门,手把手的教我学习写作,用上各种方法抵制我的惰性和畏惧。无论写得好与不好,始终对我怀有更高的期待。被期待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是大爱和信任的力量,照亮我前行的路。还要感谢一起抱团写作的同学们,相互扶持砥砺前行的力量时刻鞭策我要坚持住继续写。

周老师简书

经过101篇简书11万字的积累,教会我下面这些道理。

写作让人变得更好

写作有四个阶段

一,热情积极

初期满腔热情,见什么都想写,幻想自己能快速变成高质量受欢迎的写作者。产出多但质量一般。

二,出现瓶颈

初期量产的后果是被低质量的文章严重打击,绞尽脑汁写的文章阅读量是个位数,没有人点赞喜欢。自己熟悉的话题已经用完,接下来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写,应该怎么写。

三,探索学习

遭遇瓶颈,如果放弃,水平和心理就永远停留在瓶颈,只有继续学习练习,坚持写下去,才能打破瓶颈,量变产生质变。

四,形成风格

经过大量练习、学习、反思、调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和题材,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才算是真的入门。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学习练习是最好的办法。

写作有三个支撑

一,大量阅读

不仅可以阅读书报杂志,还可以从电影电视,路边广告,宣传海报,一景一物,一切可读可视的图文中吸取写作的养分。如果写作是种一棵树,素材是根,文章是枝叶,树根营养足够,枝叶才能长得快长得好。阅读就是树根最好的营养。

二,模仿标杆

不会写没关系,找到会写的人,读他们的文章,思考学习他们运用素材的方法、行文方式。适合自己的,保留。不适合自己的,丢掉。

模仿只能帮我们一时,最关键还要自己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写作之路。所以,每一次写作都先想想周老师的【写作四问】,在追问自己的同时,获得新的思考、启发和进步。

1.要写给谁看?

2.要解决什么问题?

3.要写什么内容?

4.看了之后,对方会得到什么好处?

三,随时记录

人脑不是电脑,记忆数量和时间都很有限。灵感常常一闪而过,抓不住就没有了。抵抗忘记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时记录。记录不是目的,会用才算数。给自己创造机会去使用那些刚刚记下来的词汇、句子、表达方式,用得久了就熟了,用得熟了就变成自己的。

写作有两个注意

一,要给自己定目标

没有压力就难有动力,不给自己定写作目标,永远也无法达到想去的高度。所以,学习写作必须要给自己定目标,写多少篇,多少字,多长时间完成,完成后有什么鼓励,完不成有什么惩罚。

二,定期输出

想学好一门功课或者手艺,最好的方法是从做中学,从教中学。学习是输入,做和教是输出,输出让我们能看得更全面更细致,更容易发现问题。所以输出倒逼输入,输出越多越好,输入就必须更多更好。同时,输出能帮助别人,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喜悦。

写作有一个信念

就是坚持写。无论写得好或不好,都要坚持,常反思,勤修正,坚持写下去总会变得越来越好。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难题和瓶颈,坚持是跨越瓶颈的不二选择。用周老师的话说就是做到50%总比零要好。

每天比昨天多积累一点素材,多学习一篇文章,每天比昨天多做1%,那么每一天都会比昨天进步一点,写得更好一点。

今天在简书里看到一句话:

阅读是学习,写作是创造。

创造力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在每天每一点滴的积累中沉淀出的火花。写作就是这火花,点亮我们的未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