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Day335】2020/5/5 星期二 晴
早上5:50———7:50 第315场约练:
读书探讨:
五、以柔克刚的非自愿来谈当事人辅导策略
(一)建立正向运作的辅导气氛
1、辅导立场与角色的确立
咨询师也需要是自在的
表明立场和角色或者进行角色厘清
立场:与当事人是一伙的
角色:陪着当事人探讨而非直接给建议
非自愿当事人清楚认知咨询师的角色和位置。
2、通过赞美建立正向运作的气氛与合作的辅导关系
不说话是正常的,说话是难得的,只要“愿意尝试合作”就可以开始进行辅导,并大大强化。无须期待或等待亲密关系建立才开始工作。
儿童、青少年辅导后回家后往往打回原形,所以咨询师需要让教养与管理他们的大人了解这些孩子的优势及多学习之处。
不合作也是一种合作。前50分钟小当事人与咨询师各干各的,最后10分钟聊。允许来访者有不同的表现姿态。
3、运用重新建构的眼光,找寻当事人愿意尝试合作的讯号
即使真的是极度非自愿的当事人,也可能会有愿意合作的尝试,咨询师去看到当事人愿意尝试合作的细微讯号。
4、尝试倾听与了解当事人的主观世界
预与非自愿当事人建立关系时,辩识当事人接受辅导时的状态与动机程度。
当事人所作所为一定有他重要的理由,咨询师开放不同于他人的态度,不批评、或错误增强当事人的言行下,尝试了解当事人所想所感的主观世界,相对于他人的反对,咨询师的温柔对待,更难能可贵,有助于当事人对咨询师的接纳。
我们无法命令一个人改变,除非他自己愿意,而且每一个人都需要时间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与照顾自己。
网络成瘾:建立合作关系,理解青少年何以喜欢上网。
开放、信任的态度倾听所言的一切,相信他们可以为自己决定与创造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尊重而不批判。
5、面对当事人说“不知道”时
SFBT对咨询师的第一个建议:保持经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把它当做互相的动机或抗拒,就是“一般化”的对待之。
先等待,疑惑的表情望着当事人。
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猜猜看啊!
或者:慢慢想,不急的。
当事人仍说:不知道。咨询师礼貌地与之检核:你是否在思考我的问题?
答案:没有。以假设问句引导。
邀请重要他人说明对当事人的感觉。
对青少年与儿童直接回应是另一个选择。
给非自愿当事人提问问句时让他们有段缄默时间。当事人可能真的不会回答、对自己的情况觉得太无助。
当事人表情是沮丧忧郁时→应对问句。
咨询师也可以想:当事人回答“我不知道”或缄默是正面的特性,直率、坚决的个性或能面对权威的特质,而此“直接赞美”予以回应,带来关系的改变。
沉默的力量,沉默好了就是金。
【每日积累】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自重感效应:让人觉得自己重要,这很重要。这个理论源于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曾说:“人一生最大的需求只有两个,一个是性需求,一个是被当成重要人物看待的自重感需求。”在人们的社交行为中,“满足他人的自重感”是一项重要原则,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渴望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当我们认同了这一渴望,便能获得别人的喜爱和认同,所得到的回报,也将远远大于“满足他人的自重感”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