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秋分
从此后
“木瘦叶枯花容瘦,
闲情空磨待北风。
弱红悲秋辞芳岁,
犟骨挺绿迎雪冬”。——题秋赋
时令:秋分
从今后,秋风要饮尽哀愁。
叶片,是悲哀从怀里伸出温暖的手,抓住的悲凉,被秋天在血液里传播——秋风是最好的亲爱者,把这份悲凉散在了时空里,给最爱者一份最深情的回忆——那份悲凉在回忆里被悲哀算尽,在无限里放大了忧愁,散散漫漫,悠悠扬扬,腾腾了了,形成亘古。
时令:秋分
从今后,万物卸掉岁红。
即使最翠绿色的躯体,也会在时令的安排下,步入暗淡无光的时刻——好像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都离不开宿命的牌理,出错一张牌,就不可挽回命运的失意——犹如秋归的候鸟,晚来的悲恨,需要用生命才能去解释,孤独会在天空里划出一抹影恨,含着悲凉在掠影里哼出离别愁歌,啾啾啁啁。在同类的和鸣里,自卑而又迷失;又在不同类的狺狺里,骄傲而又迷失——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会是一种迷失。
总有,一些人,会在悲凉里重生吧!
那温柔的身躯,用炽热在漫天的悲凉里,写下重生。这种重生,会让有些人在他的足迹里感受到伟大与使命,这是一种悲哀的伟大,也是悲哀的使命——恍若一个巨人留下的脚印,让我们在里面迷失,迷失的不知道这些巨大的脚印里暗藏着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人格,迷失的是,在这种独有的悲凉里深深的感知着悲凉,痛彻骨髓,在造血干细胞里深深的感知着悲凉,在感知里迷失,一走就是几千年。留下一句哀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漫长的路,只有在求索里才会有,也只有在求索里才会迷失——因为迷失的从不会是求索,而是求索后的不得,不舍,不死。
二
公元767年,他——从悲愤里走来——好似他就是为悲愤而生的——在满目疮痍的河山中看到忧愁,“百年多病独登台”,忧愤的从来不是自己,而是万里江河与祖国的基石——百姓。那是一种忧愁,长在心里的忧愁,也是长在血液里的忧愁,在那深情的忧愁里,流淌着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与哀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忧愁”无边无际,似水流长,蔓延不绝,刻在骨子里的宿命——那是哀愁的轮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没有刻骨的忧愤,怎会有那彻底的悲怆——一束花,一棵草,一株树,都会在悲怆里产生出哀愁,一声鸟啼,一滴水珠儿,一涓细流,都会在怜悯里产生出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哀愁,无论如何,都不会消散的哀愁,它——可以,在云端,在高山,在小草;在实实处处,在雾雾渺渺。可以高歌,也可以低鸣,可以高亢,也可以深沉——可是无论哪一种寄宿,都载不动那哀愁的深深切切。那哀愁似那强压在头顶的乌云,即使没有雨水的降临,也会有无限的忧虑;那哀愁似那不敢探视的深渊,愈窥视,愈会在里面仰望,仰望着能看到那弥弥漫漫,潋滟不觉的尽头,却又是那么的永恒。
三
秋风——“悲来从不称过客,夜居却能遗平生”。
在悲哀里产生的人,犹如过客,却用忧愁来慰藉自己的一生。只是这一生不得离开两个字“风骨”——“风骨”恍若斑斓星辰——与人无关,与己无关——却璀璨恒定,却遥不可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对着“风骨”,时间在对话,时间在倾诉,时间在传递。时空里满目的崇拜和敬仰,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中华大地贤相的化身,在广袤的空间里传送。这传送里,不但是称颂更会是期盼,却在期盼里驻守了久远——殊不知,时间的长轴坐标里,不需要深度,不需要思考,甚至不能有深度,不能有思考——这个长轴里只是用历史残骸,塑成了欺骗的深情绘制而成横标,在长河里犹如浮漂,只能看出沉浮——成功亦或失败,在沉浮里飘荡,在唾液里传播,吐出莲花,肮脏却在基因里遗传,遗传出突变;纵向坐标的消失,使得沉浮只能在口水里轮回,在口水里明白了“取舍”——失去了“风骨”的纵标,看到的也只有沉浮,也只能看到沉浮,也仅能看到沉浮。
“风骨”,犹如那时令,虽短暂,却不失守地,傲然而立,孑孑孓孓,形影单吊。形似满目星光,璀璨而高洁,只可仰视,却也只能是仰视——太高的璀璨也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只有仰望的人才会聊得,只有懂忧愁的人,才会品得,只有敬畏的人,才会懂得。
风骨,是忧天,忧地,忧人。
但,无论哪一种忧愁,都是一种敬畏。我们敬畏天,敬畏地,敬畏每一种生命。
一棵树,一株草,一束花,一滴水,一座山,一片浮云,一幕晨雾,一牲,一畜,一只,一匹……所有的生命,都被古人赋予无限的称颂与美好的祝愿。
而后人却要面对的是——现实与逃离。每一个概念都压在擎着头颅的肩头,容不得你思考,也不允许你思考。
人类在现实的推动里,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逃离。逃离——后人致力推进的法典,被人称颂,被人效仿;逃离,也许是人类自我消亡的开始。
即使,人类执行换星计划;即使,我们飞跃出太阳系的桎梏;即使,人类更换了星球,人类还会进入另外一种桎梏——这种桎梏,是人类自我发展的一种奢望和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因素的悲观,也是人类需求点的贪婪和对未来的一种不自信,而非星球——因为人类一直都是破坏者而非建设者,亦或是人类自诩为建设者而已。
无论人类飞跃哪一个星球,人类都会是索取者而非奉献者——因为不懂那份遥远的忧愁。
四
时令:秋分
秋分,在寂寞里长出忧愁,寂寞并不长久,但这种忧愁却在空间里,时间里,久久远远的传递着,这是留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忧愁。这种忧愁随着时令的变迁,在轮回里默默的传送,传送着久远。
时令:秋分
悲愁,从秋分里来,从古老的遥远里走来,带着古老的忧愁,也带着古老的身份,在古老的恒定里,传送着古老的预言,埋葬着古老的理念,用古老的方式摒弃了古老。
悲,从中来!悲,从何来?
哦!一介书生!
咦?一介书生!
噢!一介书生!
咳!一介书生。
唉,只有大慈的人 ,才会有大的悲伤的!
远古的一声长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哉!
唉!一介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