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今天要去机场送人。
女儿说道:“不开车了,打的去。”打的比开车更方便而且剩钱。机场的停车费一小时38加元,超过一小时加收费用。而且,经常在停车场转来转去的很难找到车位。女儿工作的医院离机场很近,我们先把车开到医院停好,再从医院打车去机场。这样一来,打车费用就便宜很多。
医院的停车场也很拥挤。目前,加拿大正经历大规模的流感和支原体感染,还混夾着不少的新冠患者。女儿说,医院里已经人满为患,连走廊里都住满了病人。听说中国的情况也类似。这几年,不知是怎么惹怒了老天爷,总是用各种奇怪的病毒来折磨大众。加拿大的医院已经放弃了检测新冠病毒,相关部门也不再公布新冠病人的死亡数字。
在医院停好车,我们便乘出租车前往机场。多伦多有三个机场,我们去的是皮尔逊国际机场。它是以加拿大第十四任总理莱斯特·皮尔逊的名字命名的,是一座4F级国际机场,2023年的客运吞吐量是4500万人次,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客运能力几乎相等,也是加拿大的国家门户级枢纽机场。机场始建于1938年,距今已有85年的历史。乍一看,机场显得有些老旧,但干净整洁,给人一种历经沧桑的感觉。
如果国内某个城市的机场是这个样子,当地的领导人会觉得脸上无光,想方设法地去借钱,也要把它改造得宏伟壮观、炫目耀眼。但在加拿大,想动用纳税人的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说多伦多机场的扩建项目已经在议会讨论了好几轮,迟迟未能通过。
尽管机场看起来有些老旧,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繁忙。候机大楼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我们很容易地找到了航空公司的值机台,办理了登机牌并托运了行李。乘机人进入安检后,我们几个便在候机大厅坐下等待。因为乘机人不懂英文,我们要等他发来信息告知我们一切顺利后才能离开。
我们坐在长椅上等待的时候,突然,对面椅子上的一个人鼾声如雷,引得不少人发笑。我这才发现,候机大厅里的椅子上都没有扶手,旅客可以舒适地躺下休息。我有点好奇,在大厅里走了一圈,专门去观察那些椅子。最后又进一步确认,所有的椅子都没有扶手。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女儿,她却不以为然:“这很正常,不装扶手是为了让旅客能躺下休息。”
这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在国内那些富丽堂皇、宫殿般的机场里,长条椅子上都无一例外地加装扶手,其目的也是阻止旅客躺下休息。
国内的机场管理者,甚至城市管理者对管理的认知往往专注于“治理”,“治”字当先。好端端的街道上,会横一排铁栅栏,竖一排铁管子,强硬地宣告:这儿不能走!这儿不准停车!这儿不准摆摊!
而皮尔逊机场候机楼的椅子,则无声地传递出另一种声音:累了,你可以躺下休息。
由此,我又联想到加拿大城市管理的诸多细微之处:公交车都装有电动踏板,可以让老人、孩子及乘坐轮椅的人方便上下车;超市门口摆着一排电动购物车,残疾人可以坐着电动车进场购物;卫生间里都设有专为婴儿换尿布的台子;许多公共场所还提供免费的女性卫生用品,避免女士们因为突然出现的情况而尴尬;几乎所有的停车场里都有残疾人专用车位,那些车位都是最方便的位置。加拿大人做这些事决不是做做样子或应付上级检查。暖心的细节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以人为本”“暖心工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