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塘记梦》——记幼时(序章)

《云塘记梦》——记幼时(序章)

        我不写小说,也不够格写自传 。我敲下以下的文字,渴望些许回音,但却不是写给别人看的。

        我把自有记忆以来到小学一年级的时间段叫做幼时,这段记忆的舞台是唯一永恒的、难以回溯的小镇。

        首先交代一下,我是发达沿海省份的孩子,该省因内斗与试卷与人均GDP第一出名,有了这个前提,话才可以继续说。

        世纪之交出生的,出身又是在乡间的孩子,心理对乡镇的感情大抵都是有些复杂的。不同于上一辈普遍从泥土而生的身份,来到城市后会对城里的孩子有普遍的仰慕与自卑感,但是不像以前的乡土文学描述的那样浓重。长大后,这种感觉就更是成为了顶多他们小时候玩过tamagotch,而我没有听说过一瞬间的尴尬。

        另一方面,我们又会为自己不一样的出身而颇有荣焉。尤其是初中和高中低年级段语文试卷上大肆风靡的乡土类散文。炊烟、土地、社戏、菱塘、稻麦苞谷……作家用梦幻的笔法去描绘我们生活中渐行渐远农业文明社会,我因为亲身经历过其中一半幸存意象,每每看到这样的文字都有几分亲切几分欣喜;但是更大的喜悦来自于我身旁的人并没有经历过,因为鲜少独特才会让我觉得珍贵而内心餍足,你明白的吧?就我一个的那种感觉?

        对于乡土文学……我作为曾经生活在农业文明社会夕晖之下的遗民,可以有底气地说生活没有滤镜,我看过蒙蒙烟雨里炊烟一缕,我知道我的公公就在老式厨房里大灶后执着铁钳,或是添加柴薪或是翻滚柴灰。一张小板凳供他弓着身子坐,坐的空间很窄,左手边是积山的秸秆,右手边是墙,正对柴火口,口很深,春夏秋冬热气伴着柴灰都会往外冲。柴火熄了的时候,黑漆漆的一个口子,灰蒙蒙的一抔尘土。

        但是……如果回想起来的话,美也是很美的。不同于前文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种我很幸运我拥有过这种生活这段记忆的温暖的快乐。

      大概,这个就是生而为人的礼物。也是,我执笔的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爱的老公, 爱你! 感谢自己能够有机会在单位的这几天,有了这几天的朝夕相处,我才能看到你的工作状态和日常,也才能...
    卓子lonuo阅读 4,336评论 3 0
  • 我站在货摊后面 人流在眼前飘动 寒风中跳舞的枯叶 盯着我手中的钞票 我想挥舞双手 将钞票撒向天空 让他与枯叶共舞。
    汉忠阅读 861评论 0 0
  • 书,人之友也,吾所爱也。书,梦之处也,想所达之。 古人曾说“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于书,可谓是爱...
    想想17阅读 1,846评论 0 1
  • 1.《感恩日志》第10天!9月10号 我始终在你身边,当你信靠我是你的救主,我就绝不会远离你。有时你能觉得自己离我...
    于晶晶阅读 1,4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