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起看西欧(连载八)

            汽车生地话汽车

欧洲是汽车工业的发祥地。从1885年,卡尔·本茨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车开始,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辉煌的120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现在,无论东方、西方,车多路窄,已成各国政府苦思冥想的难题。在中国,汽车刚刚走进寻常百姓家,还是人们地位、权力、金钱和身份的象征,炫耀的资本。而在西欧,汽车就是人类的代步工具。究竟西欧有多少辆汽车,我无法统计,反正家家有车确是事实,不管走到哪里,车比人多。

车多位少,有车无位,位比车贵成了一大社会问题。我们在慕尼黑为找一个车位在大街上兜了几圈,有时停车还得排很长时间的队。

为解决停车问题,精明的商人在公共场所附近建了好多大型停车场,有的地上、地下好几层,少则停放几十辆,多则几百辆几千辆,政府也不得不占用街道,将街道两边全部划为停车带。象罗马古城,本来街道很窄,汽车占位后中间只有一辆车的空隙,因此政府只得采取单向行驶的办法来解决交通拥堵。

我们不免感慨,汽车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污染、环保、道路、停放、能源……人们不得不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汽油天天涨价也就再所难免了。

为什么西欧的汽车如此之多?答案:便宜。一辆汽车从几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车价与工资水平,车价与其他物价不成比例,一个钟点工最低保障工资每小时7欧元,一只打火机2欧元,一双袜子十几欧元,一个人一年的工资足可以买一辆汽车,一辆汽车才等于多少个打火机?等于多少双袜子?

西欧人讲究适用,因此主打车辆均以小排量、紧凑型为主,甲壳虫、迷你这种小型车非常受欢迎。小奔驰仅有两个座位,小到奥拓的50%,乍看就像个玩具,跑起来毫不逊色。大排量的越野几乎没有,多数为紧凑型的两厢轿车,排量多在1.3—2.0之间。

西欧人对车辆的装饰毫无兴趣,跑了六个国家还没有看见有汽车装饰行,所有汽车看一眼都是出厂时的原装。什么玻璃膜、座套子、底板、把套,在西欧都没听说过。

德国是汽车的鼻祖,宝马、奥迪、奔驰、大众这些世界级顶级名牌均出自德国。从1885年卡尔·本茨设计制造的第一辆三轮汽油车诞生,1886年取得专利,德国人把这一年称为汽车诞生年。后来以“本茨”命名的“奔驰”驰名世界。1934年著名设计师波尔舍联合34万股民组成大众汽车公司,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将这款车命名为“大众”,意为“人民汽车”。随后大众开发的甲壳虫汽车使大众迅速成为国际性的汽车厂商。19世纪50年代,德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作者与宝马老爷车

我们有幸目睹了宝马汽车的总部和博物馆,22层高的宝马大厦成了慕尼黑的标志性建筑,优美的4个圆柱形楼梯被称之为“汽缸大厦”。蓝白相间的宝马标志相映成辉,蔚为壮观。大厦旁边还有一座碗形建筑物,这是宝马博物馆,它是仅次于德国博物馆的第二大博物馆,可惜正在翻修,我们未能一睹芳容。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宝马在奥林匹克公园搭建了一个临时性的宝马博物馆。我们有幸目睹了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宝马老爷车、摩托车,博物馆进门处,醒目放着一台9汽缸的星形飞机发动机,它在提醒参观者不要忘记,这家成立于1916年的公司是以生产飞机发动机起家的。


人生十五分

垃圾堆里的社会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