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登门拜访一位老友,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一幅古人笔帖。仔细一看,是富弼的《儿子帖》。

我对书法没什么研究,字写得如何我说不上来,但帖文却深深吸引了我。帖子不长,连落款算上只有42个字。全文如下:
“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儿子生性愚笨迟钝,加上他很少经历社会磨练,不太懂事。在京师我的知心朋友不多,所以让他常常去拜见您,希望诸事对他多加指教,非常感激。这封信请你看后用火烧掉。
富弼是洛阳才子,北宋名相。他为政清廉,好善嫉恶,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有礼。他又有德,又有才,还没有官架子。在中央和地方,都有很好的名声。
这个帖子是富弼写给好友的一张便条。信中自称“老夫”,可知年事已高。富弼退休后就离开首都开封,回老家洛阳养老。这个条子很可能是他退休以后写的,他请托这位好友多多关心指教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可能是在中央机关工作,官不会太大,估计也就是个科级。但是他的这位好友肯定是个大官,能照顾到他的儿子。
这幅帖子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信息量很大。不但把该说的话说清楚了,而且表现出了富弼的为人本色。
他请托别人关心自己的儿子,并没有说儿子多么多么优秀,而是先为儿子谦虚一番:“賦性鲁钝”,“绝不更事”。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您多指教。这说明我是诚心诚意地拜托您。
“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这就言重了。富弼历任四朝宰相,在中央不缺朋友。但是我特意把儿子委托给你,这个份量你自己掂量吧!
富弼让人家关心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具体说什么事,只是说“凡百望一一指教”。其实不用再说了,意思都在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里,再说就俗了。
不管怎么说,为了自己的儿子请人帮忙,多多少少带有走后门的味道,并不是多么光明正大的事。因此他特意嘱咐,这张字条你看后就烧了吧,让别人看见影响不好。(丙属火,丙去,即放火上烧掉)
这位朋友可能事多忘了,也可能是喜欢富弼的字,他竟然没烧,这张字条一直保留至今。这样一来,全世界都知道了,富弼当年为儿子走过后门。但是我并不觉得富弼多么卑鄙,反倒为他的舔犊情深所感动,为他的才华所倾倒。
前不久我也收到了一位朋友发来的类似的帖子,但不是毛笔写的,也不是钢笔写的,是微信。这条微信的大致意思是:我儿子大学毕业,在某公司工作三年了,儿子为人本份,踏实能干,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最近公司要选拔一批中层干部。我儿子能力和条件都够了,就是没关系。这个公司董事长是你的老朋友,请你帮助做做工作。我没有别的门路,就全靠你了。我相信你有办法,有情后感。
我一看就脑子发炸。听这口气,他儿子如果当不上科长就说明我没有帮忙,这是什么话!
我突然就想起了富弼的这幅帖子,于是就复制了一份转给他了。这老兄也是个明白人,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既没有回复,也没有来电话。看来我是把他得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