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原文·文言传(十三)】
夫(1)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2)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3),后天(4)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5)。其为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6)者,其唯圣人乎!
[注释]
(1)夫,发语词,无实义。
(2)鬼神:鬼,隐秘莫测之事。神,精灵幽妙之形。非真指鬼神。
(3)先天而天弗违:“先天”,先于天地阴阳化物之前,这里指“道”;“弗”,不。古人认为未有天地之前,先有天地之道。圣人能遵循“道”(即客观规律),所以“天”也顺着他。
(4)后天:指后于天地阴阳化物。奉:遵循。
(5)丧:失去,丧失。
(6)正:中正之位,中正之德。
[参考译文]
(九五之爻)所称颂的“大人”,他的心灵能与天地万物沟通,能像日月的光辉一样普照大地,治理天下也能顺应四时之节序,而且还具有如“鬼神”一样隐秘幽妙的能力揭示吉凶的预兆,因为他能行先天之道,故天也不违背他,后于天道而行事,却能顺应天时四序。天尚且不违背他,何况人呢?何况鬼神呢?《乾》卦之上九所说的“亢”,是在譬喻某些人只晓得进取而不知道及时地隐退,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衰亡,只知道一味地去获得利益而不知道舍弃一些。要知道这些事情的人,恐怕只有圣人吧!因为圣人深知进取、引退、生存、衰亡之理,并因此不使自己的行为失去正道,这样明智的人,大概只有圣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