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食上,你是否做过以下事情:工作加班太累,买来方便食品随便对付;看到超市里面的植物油很便宜,于是直接买了回来,觉得只是炒个菜而已,便宜和贵的油之间没什么区别;上班快迟到了,早饭还没来得及吃,于是想着中午还有一餐,先饿着吧.......
到最后,你发现这些生活习惯会造成身体出现一些小状况。比如,急性肠胃炎、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胆囊炎........于是,去医院打针、吃药,修正身体的受损部位。
有时,我们也想通过断食等自然疗法达到自愈的目的。但是,怎样做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呢?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上有许多医生可以为我们就诊打开方便之门。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专家之间的言论不一致,甚至“打架”的状况,反而让人陷入困惑的泥潭,不知所措。
杨定一的这本《疗愈的饮食与断食:新时代的个人营养学》(以下简称《疗愈的饮食与断食》)中写道“没有哪一个饮食和健康的建议能够适用所有人,我们有责任为自己找出最适合的方式。就算断食时一个可以适用所有人的方式,但每个人体质不同、不同时期对饮食和断食的反应都不一样,我建议还是敞开心胸,亲自来验证、来进行。”

初看起来,可能会认为,“什么嘛,说了等于没说一样。自己尝试多浪费时间啊,就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吗?”
可能还真没有。像孔子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都懂得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为适合其他人的,不一定就会适合你。每个人适用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我们何尝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了今天呢?
️️一、现代饮食的错误认知
我们现在出门买衣服,款式大部分是宽松款、廓形款,市面上很少能看到修身款的衣服了。这是流行吗?是时尚吗?
不是,是很多人穿不了修身款,所以商家为了谋取利益,所以衣服也懂得帮助我们来掩饰身形,让别人看起来认为我们并不胖。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当前中国成年人中超过1/2的人超重或者肥胖,超过18岁的成年居民中,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
而且根据报告上看,按照绝对的人口数进行计算,全国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是第一位。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现代饮食的错误认知有哪些呢?
1、 饮食脂肪会沉积在血管中。
我们在医院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论断,“我们过剩的脂肪沉积在血管中,就像厨房的水管被油脂堵塞了一样,血液流通不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然而,尽管我们的饮食都是低脂。为什么人口过度肥胖和极端肥胖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回避脂肪后,糖尿病的发生率不仅没有下降,比过去反而更高?
2、 用植物不饱和油取代动物性脂肪
超市里售卖的植物油,比如棉籽油、大豆油、葵花油、玉米油.......我们常常会因为其“物美价廉”,正好降低生活成本而买回家,还认为它很健康。
如果对人不好,超市为什么还要售卖呢?
3、 过度加工食物口感好
过度加工食物指的是富含糖、盐、植物油和其他添加物的食品。比如,我们夏天吃的冰淇淋;填饱肚子的巧克力、面包、糖果、蛋糕;碳酸饮料,汽水、含糖的茶.......
这些食物里含有大量的糖、植物油、盐、人工调味料、香精、添加物,让我们觉得这些食物看起来诱人、尝起来美味。

二、现代饮食对人体的危害
要说第一部分“现代饮食的瘾”讲的这些都对我们人的健康不利,那么,会对我们健康造成怎样的危害呢?别急,我慢慢告诉你。
1、 饮食所含的精制糖和精致淀粉,增加了慢性病风险。
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低脂牛奶、低脂酸奶,甚至有些商家还打上了“0脂肪、无添加”的标签。
但是,杨定一博士告诉我们“被认为可以减轻疾病风险的低脂饮食看来并不等于低体脂饮食”。
食品中少了奶和蛋的饱和脂肪,实际上口感会差很多。那怎么样能让人更容易接受呢?食品业者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使用大量的“糖”。
这种果糖不太刺激“胰岛素”和“肠泌素”,也不会弱化“饥饿素”,结果就是,让你继续吃,认为还可以吃更多。
其实,被认定为肥胖的元凶——不饱和脂肪酸,已经有可靠的文献认为它对于健康具有保护力。
2、 植物油会在加工中产生意外的化学物质,造成代谢负担。
如果,我们拿一粒黄豆或者玉米往石头上摩擦,是很难有油的痕迹的。
所以,要想从这类谷类种子中榨出油来,必须要经过高温高压合并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才能得到,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以外的化学物质。
你知道吗?这种我们经常在超市看到的植物油,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是用来点油灯或者制作肥皂、蜡烛,并不是用来食用的。
实际上用种籽提炼出的植物油含有许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需要经过改造才能成为稳定的食品成分。结果就是食品业者通过氢化程序将这种不饱和植物油变成饱和植物油,但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这是更大的问题。
3、 过度加工食物会让你对事物产生渴望,停不下来
在这本《疗愈的饮食与断食》一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位英国医师拿自己做的一个实验。他将食物的80%转化成过度加工食品。例如,炸鸡、点心、面包、起司之类的食物。没几天,他发现无论吃的什么,最后都会“光盘”。他本来想在一日三餐中加点零食,结果却时时刻刻感到饥饿,陷入对食物的渴望中,停不下来。
一个星期后,他开始便秘、失眠和头痛。一个月后,她的体重比原来增加了6.5公斤,光体脂就有3公斤,过度加工食物把他的体重送进了“过重”的范围。
而且,刺激胃口的主要荷尔蒙“饥饿素”增加了30%,抑制胃口的荷尔蒙“瘦素”下降了。
杨定一指出“身体有愈多脂肪细胞,就会生成愈多瘦素。大脑收到瘦素的讯号,会让人将胃口降下来,而身体自然就想活动,将能量消耗掉。然而睡眠不足除了前面提到的会让饥饿素上升,还会使体内瘦素浓度下降、代谢变差,让人一直觉得饿而容易暴饮暴食。胰岛素过高
也会阻断大脑对瘦素的接收,也就是对瘦素产生阻抗。”

三、如何正确饮食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透过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改善体质,将自己从不健康带回建康。”
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有以下饮食法,纯肉饮食、原始人饮食、地中海饮食、标准美式饮食和素食。
书中有一张关于“常见饮食法的三大营养素占热量比”的图。

实际上,美国农业部发布的《USDA饮食指南》并不是为了大众健康着想,更是为了照顾农业和食品业者的利益。
如果素食或蔬食主义者,如果完全不接触动物性饮食,建议每天补充维生素B12。如果一个人是因为忙碌或对饮食不重视,吃素反而容易摄入更多的精制米面等主食,少吃蔬菜水果,就更吃不到够多的好脂肪了。
书中列举了各种饮食的优点和弊端,同时建议“多吃好脂肪,适量蛋白质,建议一个人吃碳水化合物应该以原型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例如全谷类和蔬菜。而且高膳食纤维的蔬菜至少要占一半以上,如果能采用带有活酵素和活成分的生机饮食更好。”
写在最后:
在长期的饮食中需要调整的方面还有很多,书上还介绍了饮食调整,搭配运动等方面,不仅仅从饮食上让我们回归健康,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此外,这本《疗愈的健康与饮食》也可以结合杨定一博士的姊妹篇《真原医》一起看,或许你会对健康有个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