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事父母”,服侍父母。
“几谏”,即微谏,委婉地好言相劝。“几”是形容词,细微、隐微;“谏”,规劝,古人以下劝上叫“谏”,一般指对君主或尊者、长者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父母有什么过错,做子女的要柔声下气、和颜悦色地把规劝的意见说出来,但也不要多说,点到为止即可。
见志不从”,看到自己的心意父母听不进去,不听从,不接受。“志”,心意;“从”,听从。这里的“志”也有解释为父母的心意,
“又敬不违”,仍然要恭敬顺从,不要违逆。“又”,仍然。就是说父母错了,即使拒不接受劝告,依旧要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不能因此而坏了礼教规矩。
劳而不怨”,“劳”,烦劳、忧愁、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