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厚养薄葬

清明节在我国已经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每到这一天,后人总会以不同的纪念方式来寄托哀思,表达对先祖和逝者悼念之情,这是一个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特别是土地,属于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提倡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不能在今天对遗体实现火化的同时,又要为安葬逝者,摆阔气、讲排场,大兴土木,大刮奢靡之风,无谓地砸钞票,占据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少的陵园、墓穴价格飙升,每平米甚至超过了商品房的价格。还有更为匪夷所思的是有的人还活着,就已经买下了墓穴。虽然有的是为了倒卖投机,但多数是为自己百年以后提早做准备,这更加剧了墓穴价格的飞快飙升,堪与房价媲美,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让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土地资源,更是供不应求。所以笔者认为,有关部门要大力提倡树葬、海葬等方式,不能任凭死人和活人争地。

对先辈的尊敬和尽孝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后辈应把精力和财力花在亲人健在之时,平时要关怀备至,百般呵护,精心照料,满足他们颐养天年,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双重诉求,让他们辛苦了一辈子能在最后体面地、尊严地、没有遗憾地驾鹤仙逝。现在有一种很不好地现象,有的子女对尚健在的父母的甘苦置若罔闻,不理不睬,以工作忙为托词,既不常打电话问候,也不常回家看看。弄得双亲欲眼望穿,愁肠百结,有儿女等于无儿无女,晚景凄凉。但是父母逝世后,他们马上像换了人似的,如丧考妣,哭哭啼啼,大操大办,兴师动众,又是请和尚、道士,又是豆腐饭,一办几十桌,火化后还要搞"五七"、"六七",吹吹打打,噪声扰民。不仅浪费了钱财,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

从科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存在决定意识,当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死亡了就没有任何感知,所谓的灵魂之说,纯粹是荒诞不经的臆想,是没有任何科学道理的。因此这种劳命伤财的大操大办,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更不要说那种为父母建富丽堂皇的陵寝,不惜工本,一掷千金。

在这种丧事大操大办愈演愈烈的今天,呼吁人们移风易俗,提倡厚养薄葬社会新理念、新风尚。为了子孙后代幸福,为了我国经济的协调,良性、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珍惜社会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宝贵的土地资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爱她就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出来吧! 比起死了之后的风光葬礼, 老人们更需要的是活着的时候儿女们的细小关爱! 每...
    若水__2017阅读 1,626评论 0 2
  • 中国人都好面子,到什么程度呢?要铺张浪费,要讲排场,不管是结婚,生孩子,还是乔迁,丧事,甚至是孩子升学考试都要大操...
    李知一二阅读 232评论 1 2
  • 进制 在计算机编程中,整数可以通过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来表示 十进制 a.基数:0,1,2,3,4,5...
    挽风style阅读 686评论 0 0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夕阳下的花儿安静美好,天上的云与世无争,三月的帷幕将落,许谁郁郁成歌?
    箫蓝录阅读 293评论 0 1
  • 这几天,我的爷爷生病住院了。我很久以来没有面对过这样的事情。 说起来,真的尴尬,“爷爷”“奶奶”在我的生活中非常非...
    王栎涵阅读 463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