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7 书道同修——2017年第4次交流(0421)

交流中

4月21日晚,同修们在莲风堂举行了第四回"王羲之笔法研习"交流,本次活动是继“兰亭集序”后,大家临习“平安、奉橘、何如、大道、行穰、姨母、快雪时晴”各帖后的一次小结交流与运用实验。

首先,各位同修分别讲了自己近期临书中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盛老师则分别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并以穿插讲故事的方法,作了生动的引导与分析。主要问题解析归类如下:

1、关于进一步落实“清晰自我”,即“自己要什么”,是书艺精进的首要。艺术的起点就是自我实现。反复纠缠,费神费力,比如二个砌墙的工人,因志向和着眼点不同,十年后,一个仍是泥瓦匠,一个已是园艺家。

2、忙时练定,借境炼心。这是一种很好的修身之法,不可错过,这也需要首先“清晰自我”。

3、意在笔先,方可胸有成竹。轻飘进为沉着,会带出一些呆板,这是一个自然现象,这也是辨证的体现。如何破局,清晰自己,意在笔先,可进行局部练习,同时学会工具物性与生理功用的协同发挥。

4、如何理解书道与音乐、武术之相通?古代书家往往习武通文而一人多艺,书法的整体性思维与古琴之整体性构思有同源之理,书法的造型性又与武术之造型有同宗之源。书法中有力透纸背之法,而剑术中有力透剑脊之说。古有“锥画沙”之笔法,即是剑划沙的妙用。

5、没有了传统文化的底气,学养人品志气就少了底蕴,要有周玛和老师那种“看似平常却奇崛”的精神。盛老师又谈及庄天明老师曾告诫说,书法的学习与创作,首重志气与品格,(孙过庭曾言:“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其次是学问与修养;第三是艺术的感觉;最后才是书法艺术。因此专攻书法一门,必一事无成。

现场亲授

其次,盛老师现场出题,各人均写“修行、平安、百枚、万顷、存想”等字。这些字均选自于前所临习的贴中,有方劲、圆浑、雄厚。但抛开贴,能得原作理法味道的很少,说明读贴缺乏细致感,丢了一部分;临贴缺乏技术基础,又丢了一部分;写作品缺乏应用性,再丢了一部分。如果这样丢三落四的,到头来临与习就成了二截…

现场写字

最后,盛老师布置了下阶段的主要临贴为“孔侍中、忧悬、频有”三帖,并现场讲解了其中的一些笔意、造型独特之处,又给新来同修讲解了点的有关运用之法。

点的运用

附文:大家 | 看似平常最奇崛——介绍周玛和的篆刻艺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为了修出一颗看破红尘的心,无论是选择修佛还是修道。怎么说呢,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当真正随着修...
    石林析阅读 7,030评论 0 2
  • 春天转眼就要过去,时而夏天时而春天,季节反复,人心惆怅。迷茫的心到底该如何安放?我在岁月的流沙里任它流走,却束手无...
    晴若蓝天阅读 1,020评论 0 0
  •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昨晚睡前调好了七点闹钟确一直比想象中要早醒来 刚开始,挺手足无措的,等部长的时候就很食堂阿...
    诗绥阅读 5,265评论 0 1
  •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早餐 一个习惯21天养成,好像去年6月份一次没吃早餐导致血糖低一整个中午精神不振影响工作之后就决定...
    文艺小番茄阅读 3,0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