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27到10.25,几经周折,电影《少年的你》不负众望,终于上映了。
校园欺凌的现实题材,周冬雨和易烊千玺恰到好处的演技,再加上导演曾国祥对人物巧妙的处理,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有极高的呼声。
上映首日票房突破2亿,用时仅15小时,豆瓣开分8.7分。这部从头到尾都很压抑的电影,看完真的让人久久不能平复。
沉重的青春代价,头破血流才得以善终,或许你会觉得青春不该是这样。
但又像导演曾国祥在知乎上的亲自回答——我们希望在电影里看到的少年很真实,我们希望能表达他们成长的痛,跟他们的热情。
这就是真实的青春。
陈念,一个干净的女孩,在她的世界里,走出去,去北京,通过高考改变自己,还有妈妈,这就是她的愿望。其实,她是我们青春里一个极具普适性的人物——熬过高考我们就长大了。
但仅仅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打破了一切即将完美的生活,让校园欺凌从死去的胡小蝶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
而小北,一个问题少年,打架斗殴,不上学,没有家人,他将自己隐藏在巨大的帽衫之下,在这个世界最黑暗的地方生活着。
可能在小北的心里,只要能够生存就可以了,不需要被爱,不需要安全感,生存就是唯一的努力。
两个看似平行的人生,却因为一次意外,出现了交叉。但好像,这又不是两个平行的人生。因为陈念一直的忍让,一直的退步,终会在一天爆发。其实,陈念在被欺凌之后的内心也生活于黑暗之中。
还好,陈念有小北,一个倔强孤独的女孩遇到了一个愿意默默守护她的人。
陈念对小北的关心以及依赖,让两个少年的心越来越近,成为彼此,生活下去的光。
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将两个少年的坚毅,隐忍,到爆发,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哪怕是抛开粉丝滤镜,这部电影也几乎完美,就像是演员张译的评价——这是我今年看到最棒的电影。
一部电影除去演技,主题就是最重要的了。
《少年的你》对于校园欺凌的描写,每一个地方都抓住人心。校园欺凌的人,被欺凌的人,旁观的人,还有站在道德角度指责被欺凌的人,每一个角色,都让人久久不能走出来。
影片里陈念被剪头发,扒衣服,录视频的片段,在我初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真实的事情发生,直到去年,也还在发生着。想一想,我们可能都经历过校园欺凌,只是以不同的身份,更多的我们都是旁观者,但是往往旁观者的眼神,会让在泥坑里的受害者失去最后一点点抓住稻草的力气。
被欺凌的人,他将一辈子生活在阴影里。
电影里的陈念有小北的保护,有彼此的依靠。但是现实中,大多数的被欺凌者都是电影里的小渺,真的很渺小——因为害怕,所以顺从于欺凌者,一旦反抗,就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人。
而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都会反问——为什么欺负的是你,而不是别人?
然后,被欺凌者,可能会选择忍耐,因为他们对世界对大人失去了信心,对自己也失去了希望。也有可能像陈念一样去反抗,去报复,一边害怕,一边对抗。但并不是每一个被欺凌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小北。
最后的结局,可能还是成为笑话。
陈念在面对审问的时候说“只是想熬过高考,有错吗?”
因为熬过了高考,就是大人了。
但又像陈念说的“从来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成为大人”
女警官对郑警官说“没有人会为了另一个人,扛上强奸罪和杀人罪”
郑警官说:“我和你不会,但是他们还是少年”
少年的义气用事就是与大人的最大区别。
“那些人没有想到,一个人真的可以这么被打死。”
这也是少年与大人的区别,他们没有判断能力,他们不知道欺凌会给别人给自己带来什么。
“人长大了才学会同情,只是不好的你都忘了”
作为大人的我们现在去看校园欺凌的电影,还好我们不仅学会了同情,还学会了感同身受。
陈念说她想要保护世界,其实,应该是大人来保护世界,即使每一个被欺凌的人的背后没有小北,但希望有一个可以保护她的大人。
“校园欺凌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和学校是抵御的前线,而家长、公安机关乃至社会则构成了守护校园安全的后盾。”
电影的最后,小北和陈念一起走在阳光下,陈念去保护世界了,而小北,依然在身后保护她。
生活是一个和解的过程中我们接受了一切的好与坏,也在一直追逐着光明。
“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不管你身后有没有像小北一样的少年,都希望我们成为很好的大人,保护少年,保护世界。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婉婉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