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留住的城市记忆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近些年,城镇化的进程中,地方的文化与历史记忆在不断的消失,而各地政府却只是把文化当作生财之道,把文化遗产当作立项圈地赚钱的噱头。“保护文化遗产”口号的背后却是各地政府为了政绩,为了城镇化,城市历史记忆遗失和损坏。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之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不仅有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还有更多暂时不那么知名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留下城市的文化记忆,应该本着“四原”原则: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而不能把文化简单地标签化、娱乐化,甚至庸俗化,也不能把城市文化遗产变成造假的古建赝品和可胡编乱造的野史逸闻。

城镇化是中国一个漫长时期的历史任务,它是庞大的经济工程和文化工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坚守“文化的城市”“精神的城市”,守护城市里的文化乡愁,不让城市的文脉中断,让城市的精神永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