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的第14篇原创。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和创意,欢迎添加公众号(OtherOptions),那里已有近40篇文章/模板/工具,时不时会更新,确保不走丢哦~
你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有多少活动,你做的时候,时间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我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很多了。
也许是与爱人拥抱,捏捏宝宝柔软的手,读一首诗…
与此相反,我们越来越多的用时间来衡量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
通勤妆快速搞定每天10分钟;
午间休息1小时;
每晚抽空给孩子讲故事15分钟;
每天冥想15分钟;
一年读了多少本书…
不光对我们自己,对着孩子,我们也常说,
“快点吃饭“
”快点去睡觉“
“快去练一个小时的琴”
”时间很宝贵,做作业不要磨蹭了“…
时间成了我们获取绝大多数东西的资源。
但并不是自古以来一贯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能和山顶洞人聊上天,问他现在是几点,他应该会一脸懵懂,“现在就是现在呀”。他比我们更擅长,与时间合一的存在着。
你可能会说,想完成的事情太多,时间真的很紧迫呀。
- 你愿意一起来认真的做个记录吗?看看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 你一天或一周到底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 比自己原先猜想的多还是少?
- 你通常是如何度过这些时间的呢?
- 它们提升了还是降低了你的幸福感?
- 你愿意对自己承诺,多做些让自己更幸福的事吗?
- 对于那些没能提升反而降低了幸福感的事,你打算做减法吗?
- 这些事情中,哪些是拥抱当下,哪些是面向过去或未来的?
五种时间观
如果你愿意尝试用上面的模板,做几天或者一周记录,那么建议你收藏此文,做完后再次阅读。
据欧美国家的一些调查,比起原先的预期,大多数人其实有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假设你已经按照上面的提问,很有意识地做了一些调整,但仍然感到时光匆匆,无法兼顾好工作与生活,整天都很紧张,对时间没有掌控感;又或者每天下班后,没有多余的能量,只想躺平...那该怎么办呢?
这里引入五种时间观的概念,它们是由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研究伙伴约翰•博伊德提出的。他们研究了时间观和幸福感的关系。
你的时间观深深的影响着你如何做决定的以及你的行为,从而影响着你过得开不开心。我们来一个个了解下吧~
关注未来的时间观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如果你的未来时间观占主导,你会倾向于延迟满足,你喜欢设立目标,做计划,你会为了拿到未来的奖励,而放弃当下的享受。如果事情无法按照你的计划展开,你会感到焦虑。成功或者成就对你来说很重要,也由于你的高度自律,这样的你的确比大多数人,收获了更多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
关注当下的消极时间观
Present Negative Time Perspective
如果被这种当下的负面时间观主宰着,你也许常常会感到无助甚至无望,你觉得生活乃至人生都是被外在力量控制着,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你很悲观,感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关注当下的积极时间观
Present Positive Time Perspective
如果大多数时候你都有着关注当下的正面时间观,你懂得活在当下,善于极大限度的去享受此时此刻,从中获得满足感。你很乐观,你较少的去担忧还没到来的未来。简直天生是个正念大师。
关注过去的消极时间观
Past Negative Time Perspective
如果被这种时间观笼罩着,那你也许会常常活在对过去的悔恨中。顾影自怜,孤芳自赏。觉得境遇本该更好,自己本该不那么做的,本可以拥有更多的。
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
Past Positive Time Perspective
如果你主要的时间观是关注过往的积极时间观,那么你喜欢回顾过去,比如翻翻老照片,哼哼旧曲子,温习美好的回忆。也许“想当年…”是你的口头禅,也许还会很用心的维护家庭传统。
其实还有一种超越未来的时间观 (Transcendental Future Time Perspective),这里为了简化讨论,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买菲利普的这本书哦。
- 以上哪种时间观更像是你的呢?
- 你有哪种时间观尤其突出吗?还是每一项都比较均衡?
- 你认为哪一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呢?
- 你的主导时间观是如何体现在你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呢?
- 你觉得你的时间观适合这阶段的你吗?
我们都会同时拥有好几个时间观,只不过它们所占的比重不同。若你想对自己的时间观有个更精准的判断,可以免费做下菲利普设计的相关问卷(只找到了英文版本):
https://www.thetimeparadox.com/zimbardo-time-perspective-inventory/
答完所有选择题后,你会得到自己在每个时间视角上的打分。得分和你预想的接近吗?
同时你会看到如下这张图,50%这条线对应的是所有做过这个测试的人的平均分,红点代表的是在每个时间视角上的“理想”得分。
理想、平衡的时间观
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理想得分?这可能会让崇尚独特性、多样性的人,听着很不舒服。
菲利普也说,这只是他们的观点。基于他们的观察和研究,拥有平衡的时间观有如下好处:
- 更幸福;
- 对生活更满意;
- 更多的体验到积极情绪;
- 有更强烈的人生的意义感;
- 更乐观;
- 更高效。
达到平衡的时间观的关键,是针对你所处的情况,灵活的调整、采取最适合的时间观。这是可以练习的。举几个例子:
譬如:当你需要全力以赴,正处在完成一个关键项目的节骨眼上时,采取关注未来的时间观,对你更有帮助。当你已经完成项目,和家人度假时,关注当下的积极时间观会让你更能享受闲暇时光。
又譬如:如果你在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上得分很低,并且你想将之提高一点的话,那多和老朋友叙叙旧,听他们讲讲你们过去共同的经历,或者看看旧电影,抑或是故地重游吧。
关于“足够”的故事
当你看到了自己的时间观后,你就可以更有意识地选择。就如同很多自我觉察的课题一样,“看到“是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看到“就已经完成了相当一大部分的功课了。
譬如:如果你在关注未来的时间观上得分特别高,你也知道多一点享受当下应该会活的更轻松、更快乐,但你决定目前还不是时候,应该再奋斗几年,那当然也可以。没有拿起过,何谈放得下。清楚的明白,自己将获得什么以及失去什么后做出的决定,自洽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只不过,“再奋斗几年”,几年过去了,你会把年份一次又一次的延长吗?
你延长,是因为你享受你奋斗的那件事,还是享受奋斗这种状态本身?抑或是因为别人都在这么做?从小就被潜移默化的告知生活本该如此?心里有个声音,不奋斗如何证明自己的价值?你的价值感来源究竟是什么?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要小心区分,哪些是真实的价值观,哪些是无穷尽的欲望。这个话题可以展开好多,在这里就分享一个故事。
有两位朋友去参加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的奢华的庆功派对。
A对B说,“你看他,一天赚的钱,比你最畅销的书,赚的所有版税加起来的都多。”
B微微一笑,平静地说,“没错。但我有一样东西,他应该永远不会拥有,那就是‘够了’…”
祝福你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祝福你把这些时间花在了让自己真正幸福的事情上;
祝福你能根据所处的情况在不同的时间观间游刃有余,获得滋养。
《躺平及驱动力》系列的第一篇
为什么想写这一系列的文章呢?
因为我常常听到小伙伴说:
- 我既想躺平,又想奋斗,好矛盾,怎么办?
- 我下班后就完全没动力干正事,只能刷刷手机看看剧,好苦恼。
好心的朋友,会安慰或引导,躺平、休闲没有什么不对,要接纳自己,能瘫倒是种福气。
我的愚见 - 能心安理得、内心自洽地躺平的确是种福气,关键就在于心理状态。但提出问题的小伙伴,明显是无法淡定地接受躺平的,他们对成长有更多的渴望。此时,劝说接纳是没有长期作用的。
这一系列文章的大概思路:
- 平衡五种看待时间的视角
你对过去、当下及未来的解读,影响着你的行为和态度。如何更平衡、科学、持久的,在躺平和奋斗之间游刃有余?
- 驱动力终极公式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书籍,研究了现有公式后,把影响驱动力的因素整合成了一个大公式分享给你。
- 能量匹配及管理(可能有2-3篇)
从增加滋养和降低内耗的角度,让自己更有能量去成长、突破、改变,而不是给自己打鸡血,不是逼迫自己更有决心、毅力和意志力。
感兴趣的话,记得持续关注哦,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Sharing is Ca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