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应该慢下来——六月三十侃点群有感

    在群课的一开始曼丽老师就说到“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是效率的、高速的、快捷的,唯独心灵与灵魂不能快,孩子的成长不能快,需要慢下来,再慢一些,慢下来看世界”,由此引发了《木头的创想》这一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木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最常见的玩具就是手工艺制品,大家都还能想起自己做过呢些玩具么?女孩子做过的一定有沙包,即使再不善于针线也一定央求长辈们帮自己缝制,亲手制作的满足感你们还记得么。我们的孩子在现在的这个工业时代里并不缺少物质的享受,最缺少的是亲身动手体验的满足感,和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快速的拥有和满足往往会让他们的成长变成一种“伪”成长。

    手巧才会心灵。动手体验的过程是孩子们全身心参与的过程。眼睛,大脑,双手与心灵一起对应,碰撞,触摸,感知从而涌动温度、情感、灵感与创作。

    成人的世界和儿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想要教育好儿童就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我们想要了解孩子必须要借助某样事物作为桥梁,这和我之前说的学会读孩子的画是相同的概念。我们通过读孩子的画而知道孩子内心,走进她们的世界,从而了解他们的成长。读画只是千万方式的一种,我们要知道在我们送孩子学艺术的呢一刻开始,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给孩子什么。

     成人对孩子的成长如果急于求成,往往给予孩子现成的答案,却失去了让孩子自己探索的过程,自主发现的能力;成年人的知识概念标准、答案,强加给孩子的太多,致使孩子的思维空间越来越窄。


     这只长颈鹿,拿着麦克风在唱歌,仔细观察长颈鹿的腿部的木头是折的。为什么呢?因为孩子觉得木头弄断代表长颈鹿唱歌时腿是弯曲的。弯曲的腿可以拿两片木头拼接,她却折断了。其实最让我们惊异的都是孩子的不合情理。最触动我们的也是不合情理。而这种不合情理也正是孩子该有的成长。

    这只鸟,旁边有孩子的说明:小鸟发烧了,翅膀里有体温表,小鸟在唧唧叫。很简单的一个造型,就是简单的几个几何形体的拼凑,可是却因为孩子的突发妙想而变得格外有趣,这就是符合孩子该阶段的成长。

    成年人用大脑判断世界,孩子用心灵感知世界。每一位孩子都是灵性的天使,都是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大师,缺少的是没有恰当的时机和空间把它们诱导出来。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学会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要求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妩媚娇艳蓝樱花, 碧空如洗迎伊容。 翡翠玛瑙不及你, 十里飘香熏味忠。
    快乐灵芝阅读 2,910评论 7 14
  • 你肯定也每天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自拍,其中的一大部分都被修得很好看。但是你心里明明知道,艳光四射的照片主人在生活中可...
    刘子象阅读 4,312评论 2 11
  • 微博作为一种社交网络,在我们的生活里扮演着一个信息集散地的角色。 我玩微博的时候已经很早了,大概是微博运营上线的第...
    纵横君阅读 3,130评论 0 1
  • 进入或者离开路由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或者进入路由时需要执行什么函数 一 进入时满足的条件现需要写一个类来完成方法的封装...
    马丁路德东阅读 1,846评论 0 0
  • 01 晚上,昏暗的灯光下,小玉在老公卖力地耸动下,发出阵阵娇喘。 完事后,老公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下,“乖乖,爱死你了...
    一只黄胖阅读 16,756评论 64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