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学《论语》---追求更高的境界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也。”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逢迎,有钱也不骄傲自满,这样做怎么样?”孔子说:“这样还算可以,但这样却还不如贫穷却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有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要不断地切磋它,琢磨它,做到精益求精,您讲的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告诉你一件事情,你能领悟出另一事件,还能举一反三,现在可能与你讨论《诗经》了。”

谄:谄媚,巴结,逢迎

骄:骄傲自大

其:表推断语气,可译为“大概”

来者:未来的事,这里做喻未知的事


樊登讲论语小结

子贡说:“平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言下之意在问孔夫子自己做的怎么样(子贡在当时富甲一方是儒商的发端),这句虽说如果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后面孔夫子说:“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则是更高的境界,前面子贡的做法有刻意之意,比如:我知道你有钱,但我偏不理你,我自己没有,我也不想看见别人有;再者,我有钱,但我要要求自己做到平易近人;后面孔夫子则是:我虽穷,但安贫乐道,我喝水别人吃肉我也很满足;我虽有钱,但我依然不懂的很多,要去学道,学礼。这2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前者要使劲,后者不用,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刻意约束自己。

这2者能做到都是很好了,只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时时拂尘埃,勿使若尘埃;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就是说不用刻意,因为本来就没那么多烦恼,当然不用刻意约束。

最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则说明要不断打磨,人的修为没有尽头。


【感悟】

孔子在本句中可能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那么无论贫穷富贵,都各安其位,社会也就稳定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继续提高修为。

因为一般人与生活的处境关系第一层境界是:是“人穷志短”和“财大气粗”,这2者都是没有修养的人生境界;第二则是“贫而无诌,富而无骄”,是比较可贵的了,但这种人的内心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贫富界限,还需继续修行;第三则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富只是一种外在差距,不会左右自己的思想,好礼说明已经上升到精神层次了;在达到每一个层次后都不能以此为满足,要追求更高的境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