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街上,能改变婆婆命运的大事首算婚姻。嫁出来的她们,年轻时回娘家,拖儿带女,急赶慢赶,几十年下来,青丝变白发,娘家或近或远都不重要了,冬至时,她们去墓地看望双亲,同样心情迫切。
冬至祭祀祖先的仪式起于何时并不重要,终于哪一年哪一代这个问题新南街的老人也不关心,至少在他们这一代,在祭拜先人这事上,要全家出动。哪怕一座孤坟,里边躺着的,也是儿子的母亲,孙子的奶奶,媳妇的婆婆。
老人家并不晓得此时北半球太阳所处黄经的位置是270度等等天文历法说道,也不晓得“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名称,但他们明白冬至是大节,用不着虚张声势。冬至大过年的大也包含逝者为大,在一个怀念先人的日子里,要力所能及把该做的事都做得有板有眼。
今年的冬至恰逢周末,祭祖、家庭聚餐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别温馨的景象,上午几乎街空巷空,人车俱无,中午又人声鼎沸,非常热闹。
中和街以南的老城区里,最有民间生活气息的也是新南街,其他旅游街区从早到晚游人不断,街市上的居民和商家要开门做生意,即便是清明、七月半和冬至,在新南街大大方方地给冥界亲人准备祭品时,那里的人们也很克制,都是悄悄地私下进行,让游客以为什么都没有发生。
冬至祭祖出行多种多样,去乡下的自然是私家车为主。路途近一些的,就骑电瓶车,这样的日子里机动车反而要慢些。男女老少穿着厚厚的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随身的东西都差不多,冥币当家,那些成叠的黄裱纸和箔纸早已被婆婆们折成金元宝和银元宝,还有香花和水果。土葬的还要带上铁锹,冬至后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天要在坟上添土保暖,加一床被子免得他们受冻。这两年提倡文明祭祀,不给放鞭炮了,似乎是为了补偿,大家带的东西并不少,只是换了样。
每个冬至,大山公墓附近都会严重堵车,为缓解压力,公交公司都在这天开通免费线路,新南街上坐车的人一般都选择2路专线,这条线从县道开始,走长青路、徽州路和歙州大道。他们在南门大药房以东的古建公司站上车,与起点在张曙音乐广场的1路专线一起,在共同的终点城东加油站下车。再坐上去大山公墓的免费专车,这条线也不分班次,循环运行,招手即可上车。
由于头班车是早上七点半,也因为这条专线人很多,尽管有很多站点,包括琳村、方家村、古建公司、游客中心、徽园、大北街口、徽州师范、棠樾小区、人民医院等站,但去的时候只有上来的人。就是在古建公司候车,也不能保证来一辆就能坐上去。新南街一改往日周末宁静,好多人早早就出发了,还有的人先骑车到琳村或渔梁去等。虽然末班免费专车要到下午四点,但大家还是争先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