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自控》:如何与自己“好好说”

-摘录*二三书单*

01  阅读《绝对自控》

02 书单图片:豆瓣

03书单来源:【一年300本】

《绝对自控》

瑞安·霍利迪(Ryan Holiday, 1987—)美国企业家,媒介战略家,作家。

19岁从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辍学,先后担任服装品牌American Apparel营销总监,《纽约观察家》主编及专栏作家,并持续为《福布斯》《卫报》《快公司》《赫芬顿邮报》等媒体撰稿。

关于自控,许多书教你许多技巧,教你怎么跟自己“好说好商量”。但是每一次“好说好商量”,就意味着一次妥协,一次放纵的可能。

英文版的原文是<EGO IS THE ENEMY>,直译是“自我是敌人”。全书剖析的正是围绕“自我”。


01 本书解释

本书贯穿全文的“自我”,不是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中的自我,而是:自私的野心、盲目的自大,对自己价值的盲信。

这样的“自我”,像个任性的孩子,隐藏在每个人的身体里,爱使小性子,完全不考虑现实及他人,非理性地盼着做到更好、得到更多,获取别人的肯定。


02 本书框架

(1)人的一生,总不出以下三个阶段:

·殷切渴望,急于获得肯定;

·有所成就,也许大也许小;

·陷入挫败,或短暂或持续。

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塑造到维持,再到复原,整个过程都需要和自我对抗。

(2)这本书旨在提醒读者:

·求索时不急不躁。在积习难改之前先行下手,对过度的自我进行压制。

·成功时保持谦虚。在成功的时刻,用谦逊和自律来取代自我的诱惑。

·失败时得以复原。当命运的面孔变得凶蛮,不会被失败击溃。


03 求索路上,严控自我

3.1 自我VS自信

自我是虚假的粉饰,是多余的加工。自信则是真实的,靠争取而来。

在面对自己的缺点的时候,自信的人勇于自我披露,而自我的人,则会藏着掖着自己的缺点。

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可能是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最重要的技巧。


3.2 空谈VS实干

愿景、梦想、宣传都没有错。最担心的是,用空谈来取代实干。

成长的本质就是痛苦挣扎。而“说”,是有疗效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做”的替代。


3.3 成名VS成事

我们要回答的问题就不再是“我要成为谁”,而是“我要成就怎样的人生”。


3.4 做一名学生

甘于拜师,潜心向别人学习。

强者的人生,会找到这样的三个人:

·加号,代表找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做他的学生;

·减号,代表找到略逊一筹的人,做他的老师;

·等号,则是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向他挑战。

学徒思维是,请把自己和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或事,紧紧捆在一起,丢弃自我。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他们,要和他们同步向前。


3.5 少谈一点热爱,多谈一点目标

“热爱”,指的是一种脱缰的激情,使上吃奶的劲儿,朝眼前目标奋力一扑。这样的热爱,主要是可持续性差。

·热爱是模棱两可:我喜欢……

·目标是斩钉截铁:我必须实现……我一定会完成……我愿为之付出努力。


3.6 束缚自己,和摆脱自己

“有一种骨气,就是忍。”

你的世界里没有什么观众,有的只是等待完成的工作,和预备学习的经验。


04 如果登顶,头脑清醒

或许你可以这样做:

·挑一本你略懂一二的书,开始读。

·找一个身边人人比你懂得多的环境,开始学。

·主动去体验这样一种感觉:心中最根深蒂固的认知被动摇、被怀疑,让自己狠狠地尴尬。


4.1 放下权力、控制

控制使人武断:一切必须按我想的来,再小、再不合逻辑的事也要我说了算,只为巩固那点儿可怜的话语权。


4.2 组织的大局授权,整合资源

能成大事者,会确定工作的轻重缓急,并将任务分配到值得信赖的人手上。

授权、调整,不狂妄地以为自己的精力可以hold得住一切,也正是摒弃自我、更加谦逊的表现。


05 失败别求同情,需要目标、自制、忍耐

一生的时间分为两种:

·死时间,此刻人们选择被动,消极等待;

·活时间,此刻我们学习、行动,积极利用每一秒钟。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打败”的情绪,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负面情绪:厌恶、愤怒……

自我,就是放任、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让它们成为对自己的惩罚。


06 绝对自控、落于行动

由渴望通向成功(以及逆境)。由成功衍生出失败(幸运的话,还附带了新的野心)。由失败转回渴望和更多的胜利。环环相扣,永无止境。


·Be funny Be freer·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