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
先熟练掌握概念、例题,
再用知识解决自己的困惑、问题,
最后总结、形成上位化的解题思路。
作业:
1.优势富集效应的含义,思考一下在自己身上是否存在优势富集效应?
答:优势富集效应是指起点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积累。
课本里学业智力差异例子里的赵某,他的成长过程就可以用这个效应解释。他一上学就因曾经学习过相关知识而表现出成绩好,得到表扬和羡慕,促进了他继续爱学习和学习好进入良性循环,后来学业成绩一直很好。
金教授在学科班授课时曾经鼓励大家要有信心学好元认知技术,并且鼓励大家不要技术保守,我理解是否也可以用行业和技术优势富集效应的来解释?即如金教授所展示的,元研所是率先运用元认知技术,初始是微小优势,但是一直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形成优势富集效应,在行业发展中始终拥有话语权和技术领先优势。(考虑不妥之处,肯请老师批评指正。)
2.基于同化学习策略,教育学前儿童、高年级孩子方面,家长该如何做?
答:
学前儿童:
丰富的感性认识:多接触生活,力所能及的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接触大自然,参观科技馆。
规范的词和句子:读绘本故事,建立感性知识的同时,同时呈现与之匹配的规范的词和句子,帮助孩子搭建书面用语与生活经验的桥梁。
知识准备:在孩子有下位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教给孩子更多上位知识。
个性成长:培养良好习惯,补充待人接物的知识,遵守纪律规则的知识,喜欢学校老师同学的知识等。
高年级孩子:结合学习的重点知识,提前埋伏原有固定点知识,越多越好;教会孩子同化策略,培养学习时自发、自动、灵活运用的能力和自觉运用同化策略的思维习惯。注意孩子个性培养,对心理健康、生理知识等提前以适当的方式输入相关知识经验。
3.作为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同化学习策略?
答:老师一方面用同化学习策略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老师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同化学习策略,“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4.在学科方法指导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运用同化学习策略?
答:
1.原有固定点知识越多越好。提前埋伏。
2.原有知识必须稳定、清晰储存。学习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扎实牢固,简单、基础的知识也要理解正确、记忆准确,每一个知识都学透。
3.同化的本质是异中见同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大脑接收到新知识的信息后主动在原有知识中寻找相似信息,对比不同点和相同点,在相同点的基础上记忆不同点,新知识成为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反复练习直至自动化运行。
5.很多物理偏科学生,是因为学生原有知识欠缺,导致其无法清晰表征出题目情景。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可以分享一下。
答:在物理学中,4摄氏度的水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反膨胀现象,这是一个知识点[呲牙]。
6.附加题。还没有思考成熟[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