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满地都是六便士,只有他看到了月亮

看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树懒君突然想起来一个人:张国荣演的程蝶衣。

同样是不疯魔不成活,同样是纯粹到极致,同样是任性的像孩子。

【1】

主人公才没有什么特别正的道德观念呢。

四十岁的时候抛家弃子,一个人跑来巴黎画画。

然后到了马赛,靠领救济粮过活。

最后流落到一个小岛塔希提,娶了一个土著的妻子。

在岛上,他患上了麻风病,双目失明,在他所居住的屋子里,完成了一副震惊世人的表现伊甸园的壁画作品。

逝世之前,他让土著妻子放火烧毁了一切,带着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回归天堂。

很多人说,主人公查尔斯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小岛,不是出走,而是归来。

他对于画画的渴望和执着,与世俗半点关系也没,尽管困苦潦倒,食不果腹,主人公还是如痴如醉的画画。

他来世上一遭,甚至都不想留下点什么.

就算是最后画了一幅杰出的画作,也被大火付之一炬,而这也正是他希望的。

【2】

在这期间,他干了什么呢?

差点死在巴黎破旧的旅馆里,幸亏朋友将他救出来,并安置在家里,像父母一样照顾他。

这个朋友不停的被主人公冷嘲热讽还是执意要照看他,并且还慧眼识别他的画是天才的画作。

然后,

他拐走了人家的老婆,并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羞愧和畏惧。

朋友整天哭泣,难过不已,最遭的是,朋友老婆最后吞了叶酸,绝望自杀。

我们的主人公依然故我,且振振有词:

“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女人的心胸狭窄,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她们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对于精神和理想非常妒忌。男人的灵魂在宇宙的最遥远的地方邀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你还记得我的妻子吗?我发觉勃朗什一点一点地施展起我妻子的那些小把戏来。她以无限的耐心准备把我网罗住,捆住我的手脚。她要把我拉到她那个水平上;她对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关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为了我,世界上任何事情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事除外:不来打搅我。”

【3】

树懒君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真的很想揍他,书中的“我”也是这样。

查尔斯极度讨厌又自大,无视别人的付出,肆意的嘲笑。

你是否难过,关他什么事,哪怕你去死。

天才才没空管这些东西,

所以他能自在的蔑视这个世界。

尽管主人公又自私,又傲慢,看起来那么惹人讨厌,但是到了全书最后,树懒君和书中的“我”一样,心里生出了无限的敬畏。

所有的人都在做加法,向往财富地位,向往更多的社会标签加身,只有这个人一直在做减法。

抛却原有的社会地位,抛却完美的家庭,忍受着饥饿,病痛,潦倒,只是听见内心的召唤,只是为了画画。

也许有人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画画的时候,他是自己的君王。

【4】

所有的人都在向往功名利禄,都在渴望优渥的生活,只有查尔斯,

满地都是六便士,只有他看到了月亮。

主人公最后流落到了一个叫塔希提的小岛,在小岛上度过了快乐的三年。

这里远离文明,远离工业社会,远离上流社会的无聊社交,还有一个土著的妻子完美的照顾他的起居,让他可以心无旁骛的画画。

最后跟所有天才的故事结局一样,

生前斯人独憔悴,死后冠盖满京华。

但与此不同的是,主人公丝毫没有怀才不遇的想法,他对画画没有任何的功利之心。

画画对他来说,就像是在水里挣扎,靠岸是他唯一且不得不的选择,不做他想,这是本能。

至于能否靠这些画成名成功,他才不care。

他就像自己的君王,在自己的世界里,肆意主宰自己的生活,不受任何道德和人情关系的束缚。

“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5】

天才真是上帝对人类的馈赠。

不可否认的是,我行我素的人大都有一定技能加持。

他必然是一个强者,有着无比强大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将他和人群隔离开来。

最后查尔斯以极灿烂的方式离去。

画出那副壁画时,他已经双目失明,他知道自己的画有多棒,但是他还是把他变成了一堆灰烬。

一个渺小的生命,为了遵循自己的内心,付出所有都在所不惜,燃尽生命也义无反顾。

他求仁得仁,得其所哉。

【6】

在全篇的结尾,作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到爱塔给思特里克兰德生的那个孩子。听别人说,这是个活泼、开朗、快快活活的小伙子。在想象中,我仿佛看见一艘双桅大帆船,这个年轻人正在船上干活儿,他浑身赤裸,只在腰间围着一块粗蓝布;天黑了,船儿被清风吹动着,轻快地在海面上滑行,水手们都聚集在上层甲板上,船长和一个管货的人员坐在帆布椅上自由自在地抽着烟斗。思特里克兰德的孩子同另一个小伙子跳起舞来,在暗哑的手风琴声中,他们疯狂地跳着。头顶上是一片碧空,群星熠熠,太平洋烟波淼茫,浩瀚无垠。”

王尔德说,为富有诗意的事业破产是一种荣誉。

只有死去的鱼才随波逐流。

你能否听到内心的声音,虽九死而未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