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日课153

《中庸》日课153

“变则化”,使人发生变化,这就是教化。什么叫“化”?通过人格的魅力去影响、感召,使他人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才是“化”。“化”不是强制性要求,不是靠法律来解决,但是真正使人使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这个“化”。“化”是发自内心的人,自己要改变自己,他认识到自己以前那个状态不好,和你接触之后,受你影响,觉得你的状态令他欣赏,他往这个方向改变,是发自内心的,本身这也是诚,他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进行自我改变,这才是靠谱的,靠外在的约束力,强制力改变人,那是不靠谱的。


最后一句,“唯一天下至诚为能化”,能达到天下至诚,才能有能力教化百姓,才能改造社会。


这一章谈的是诚的另一个层面,先谈了你应该做到什么,做到之后你个人会得到什么,你对社会的影响又是什么,都说清楚了。实际这一章还是对上一章那个广告词的呼应。前面说你“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能不能做到?怎么做到?不是说非得打到至诚才能做到,你只要在某一个方面达到诚,这个诚充分地表现出来,就是“著”,你就能把事办明白,能使接触你的人受到感动,使她因此而发生改变,就起到了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作用,就达到了“赞天地之化育”了嘛。


选自:杨军师父《中庸》日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5,613评论 4 144
  • 《中庸》日课154 实际说的是儒家修行的社会功能,修行不仅给我们自己带来益处,还能传播正能量,改变社会,首先是改变...
    琴昕阅读 215评论 0 3
  • 《中庸》日课147 “与天地参”的“参”有两种解释,一说“参”读三,“与天地参”就是成为与天地并列的第三位,这是古...
    琴昕阅读 914评论 0 6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180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