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好节假日时间完成个人精进

图片来自《行星地球》

春节7天假期一晃而过,多少人哭喊着假期不够用,过完春节的你,有没有也觉得时间不够用呢?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这即是日本企业家、手账专家熊谷正寿一本书的名字,也是我过完春节最深刻的感悟。

反思这段时间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发现在假期学习真是一件挑战自我的事情。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情况,这个春节我没有回家,所以任务完成得比较好。

春节这7天里,我看了纸质版的《原则》212页,该书总计550页。复习了李笑来老师的写作课,李源的阅读学习课,陈华伟的知识管理训练营的前5课,看了3部电影,发表了两篇文章。

但是,即使这样,我是在上班的前一天得了假期综合症,觉得自己有好多事没有做成,焦虑不安,不像上班。

那么对于一个想出人头地的人,怎么样才能将假期学习这件事的阻力变得最小,成果最大化,做得心安理得呢?

我觉得可以从这几点点着手。

001明确目标

在放假之前就明确自己的目标,比如读完一本300页的书,听完10节音频课,看完7部电影,发表2篇1000字的文章等等。

当然,可以把目标定得小一点,高频次一点,比如把7天看300页书,换成每天看书10页,相信我,最终你每天看的书绝对不止10页呢。

这种微目标的好处是目标很容易达成,达成之后会有成就感,进而促进自己不断做事,不断完成。

比如2月1日我加入了一个精读营,我定的读书目标是2月份读完《原则》知笔墨版的一半,到了2月14日我就完成了目标。完成目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我把目标定的比较小,不是一整本书,而是一半的内容。

之后,很有成就感的我找来了该书的纸质版,如今花了7天的时间也看了该书的1/4。

除了节假日,对于周末来说,周五下午是个列计划的好时机。

002做好时间记录

李笑来的书《财富自由之路》得到版附赠了一本《时间日志》,这本日志如下图,记录一天时间花费的同时,还有复盘的栏目,可供使用者记录一天反思的内容。

像这样的时间日志有纸质和电子的,纸质的如手账品牌国誉的时间轴,电子版的如A timelogger。

我用过A timelogger一段时间,该app能够输出时间报表,统计各模块的时间合计。

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时间记录工具,重要的不只是记录时间的花费,更重要的是每周甚至每天反思你的时间花费。在反思中看到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同时,找出低效率的行为。

问自己,今天做的事情符合自己年初订立的那个大目标吗?

003 从环境着手,减少分心的阻力

去年复习注会时,有段时间周末去首都图书馆上自习,效率比在家上自习能高出两倍以上。

因为图书馆学习的人比较多,在那里,你能看到几岁的小孩围着妈妈听故事,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容地翻着报纸,跟你同龄的人专注地看着专业书,这时你的镜像神经元会让你也跟着看书学习的人一起变得专注起来。

当然,除了图书馆,比较安静的咖啡馆以及大学的自习室,都是不错的选择。

004奖励自己,让行动持续,形成正面循环

在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中,习惯的养成,奖励是必不可少的。

当你看了半小时书,写了500字,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这种正向循环,能够给你带来信心与动力。

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给自己买个心仪已久的包,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听30分钟音乐,看一部电影,打电话给朋友。

希望上进的你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