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的起源和功德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等。

诵经的起源,出于印度释加佛的时代,因当时的佛经,既没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写本,都是靠着以口传口地口口相传,所以,要听佛的弟子们代佛说法,往往是听他们将所曾听过而已熟记的佛经背诵出来,自己要想熟记某一部佛经,也得下工夫把它背诵出来,到后来,诵经便成了学习佛法和宣传佛法的基本工作。

但是,佛教徒为何要把某一部经,诵到烂熟之后,还要在佛像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诵呢?这有两层理由。

第一是把佛经当作一面鉴察我们心行标准的镜子:

凡夫难保自己不犯错,有时犯了错,尚不能知错改错,但当面对佛像,口诵佛经之时,就同听到佛在亲口说法来教诫我们一样,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策励修行;已经犯的过错,赶快改正,尚未犯的过错,决心不犯,已经修的善功,努力增加,尚未修的善功,立志去修。

这像一位爱美的女士,闺房中有了镜子,出门时也要随身携带镜子,早晨照过镜子,偶一动作之后又要再照镜子,今天照了镜子,明天、后天、大后天,乃至明年后年,还是要照镜子,那无非是为要保持或增加她面容的整洁美丽而已。

第二是将诵经当作代佛说法的神圣使命:

佛法的主要对象是人,除人之外,六道众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数的傍生或畜生(动物),也能信受佛法。

所以,虽在无人之处,或在无人听懂所诵的经义之处,只要有人诵经,就有异类的天、神、鬼、畜,来听我们诵经。

天、神、鬼三类的众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们诵经之时,只要专诚,即能感应它们来听经。

若你为你亡故的亲友做佛事诵经,你的诚意初动,你那亲友的亡灵,就已得到了消息,必定会如期前往听经;亡灵的灵性特别高,纵然在生之时从未听过一句佛法,死后听经,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末学这里有《金刚经》和《地藏经》经书,有结缘的师兄可以联系末学,感恩师兄转发评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注:本文上部分为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刚经》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了了无诤阅读 8,250评论 0 9
  • 你在秋风里, 我在冰雪中。 你在冰雪里, 我在秋风中。 你和我, 看上去,是那么近, 现实中,又是那么远。 这样的...
    小剧在成长阅读 1,592评论 0 8
  • 我们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说: 如果我当初在毕业的时候,听家人的话参加高考,现在也不会后悔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如果之...
    欧阳雨轩阅读 4,177评论 2 8
  • 我曾拥有过一段时光 在那段时光里,娇羞的脸庞,清澈的目光 我努力用尽它的每一分每一秒 用我孤独的灵魂记下了所有的细...
    蜜糖湾阅读 1,833评论 0 1
  • 人要做大事,就是要经历很多,但是对事情结果和拥有的东西不执着,经历很多感受就能丰富,感受丰富,人就能活,能活加上阅...
    金来大师阅读 1,7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