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1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2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3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4,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5。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6,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7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8,君子八元、八恺9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10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11,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12曰:“纣有臣亿万,惟13亿万心;周14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15以兴。后汉献帝时16,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17,目18为党人。及黄巾贼起19,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20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21,及昭宗时22,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23。”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24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25。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26,为人君者可以鉴矣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宸枫阅读 1,319评论 0 22
  • 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
    王国的荣耀阅读 397评论 0 0
  • 小序:古文(散文)写景、叙事、议论,言简意赅,富于哲理,与诗词皆为国粹精华。《昭明文选》与《古文观止》均是系统译介...
    罗坤_a9cb阅读 594评论 2 8
  • 朋党论 (宋)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
    欧阳之家阅读 143评论 0 3
  • 何为道? 我之理解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共同的使命感—夜读欧阳修巜朋党论》之肤浅感想。 附: 巜朋党论...
    爱渔爱语阅读 209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