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要义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特别关爱。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妇人的独生子忽然染上恶疾,虽然妇人尽其所能的邀请各方名医来给她的儿子看病,但,医师们诊视以后都相继摇头叹息,束手无策。

不久,妇人的独生子就离开了人世。

这突忽而至的打击,就像晴天霹雳,妇人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天天守在儿子的坟前,夜以继日的哀伤哭泣。她形若藁木,面如死灰,悲伤的喃喃自语:

 “在这个世间,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现在竟然舍下了我先走了,留下我孤苦伶仃的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今后我要依靠谁啊?……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妇人决定不再离开坟前一步,她要和自己心爱的儿子死在一起!四天、五天过去了,妇人一粒米也没有吃,她哀伤的守在坟前哭泣,爱子就此永别的事实如锥刺心,实在是让妇人痛不欲生啊!

这时,远方的佛陀在定中观察到这个情形,就带领了五百位清净比丘前往墓塚。

佛陀与比丘们是这么样的安详、庄严,当这一行清净的队伍宁静的从远处走过来时,妇人远远的就感受到佛陀的慈光摄受,她认出了佛陀!

她忽然想到世尊的大威德力,正可以解除她的烦忧。于是她迎上前去,向佛陀五体投地行接足礼。佛陀慈愍地望着她,缓缓的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孤单的在这墓塚之间呢?”

妇人忍住悲痛回答:“伟大的世尊啊!我唯一的儿子带着我一生的希望走了,他走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也随着他走了!”

佛陀听了妇人哀痛的叙述,便问道:“你想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吗?”

“世尊!那是我的希望!”妇人彷佛是水中的溺者抓到浮木一般。

“只要你点着上好的香来到这里,我便能咒愿,使你的儿子复活。”

佛陀接着嘱咐:“但是,记住!这上好的香要用家中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来点燃。”

妇人听了,二话不说,赶紧淮备上好的香,拿着香立刻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

她见人就问:“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

“家父前不久刚往生。”

“妹妹一个月前走了。”

“家中祖先乃至于与我同辈的兄弟姊妹都一个接着一个过世了。”

妇人始终不死心,然而,问遍了村里的人家,没有一家是没死过人的,她找不到这种火来点香,失望地走回坟前,向佛陀说:“大德世尊,我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逝,没有家里不死人的啊……”

佛陀见因缘成熟,就对妇人说:

“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

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

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

所以,你又何必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能活着,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体悟无常的真理,从苦中解脱。

老妇人听了佛陀为她宣说无常的真谛,立刻扭转了自己错误的观念知见,顿时断尽见惑入圣人之流,证得声闻乘四果中的初果——须陀洹道。

此时围绕在塚间观看的数千人群,在听闻佛法真理的当下,也一起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土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纪实 2017年7月22日上午,时值大暑节气,土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在柏临河...
    点燃的红烛阅读 2,823评论 0 7
  • best 例子 注意返回来的时候是对象而不是数组 对象属性的覆盖 避免判断是否存在的情况 与迭代器一起使用 返回多...
    许道龙阅读 7,083评论 1 1
  • 20170326 想到今天下午就要实战演练,我既期待,可内心又是莫名地抗拒。想到自己又将赤裸裸地开始被分析,内心的...
    静宇蓝歆阅读 2,94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