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悖论”

我曾经对《庄子》感到疑惑:

他说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又说,“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那他又何必留下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秋水一样的好文章呢?

很多人认为这是庄子无法摆脱的悖论,并很自然地将庄子划到古希腊皮罗主义的水平上。这大概就是那些和我一样不懂庄子的人,胡乱拿外国人的观点相比拟的带来的问题了。

其实两者的文化根基本不相同,淮南的橘子和淮北的枳子固然外表相似,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味了。外国人没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念,更没有“道法自然”的观念,“无”的意思本非“虚无”,其实是“自然”的意思。

这和庄子的悖论有什么关系呢?

庄子在《齐物论》里说自己是“辩也者有不辩也”,就是说虽然留下了辩论其实是没有辩论。这就像万物自然生长一样,虽然林林总总,望之美好,却不是任何人有意为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是存在的,庄子也不会傻到去否认,只是天地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是美而无言的。庄子的语言也是美的,更是浑然天成、自然流露的,所以虽然有言,却又可以说是无言。

读庄子是一种享受,仿佛一阵风吹过,能让心热的人觉得凉爽,让心寒的人觉得温暖,却又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自然、无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何谓“逍遥"之“游"?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有《庄子音义》,解 篇名云:内篇,内者,对外立名。“逍遥游者, 篇...
    彭小艾阅读 9,317评论 0 1
  • 庄 子 之 乐 石瓢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稚子之乐:...
    my石瓢阅读 9,782评论 3 35
  • 庄子内篇七篇,是一个系统的道体的论述,从逍遥游的物化,人化,神化的开篇,怎样解脱物质的控制,进入齐物论的深沉分析...
    玄中山人阅读 10,020评论 2 19
  • 折一支柳色青青, 洒几点桃花雨嫣, 染一片姹紫嫣红, 绣不完开到荼蘼。 我穿上春色满园, 光滑如水的锦锻, 是锁不...
    江南烟雨阅读 2,241评论 2 2
  • 小孩 我是一位小孩 在过二十几天 我就一岁了 我想和你玩 你却把我放在垫子上 自己在玩手...
    寻食阅读 6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