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所有儿童在当年9月1 日前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现在不像以前即使有规定仍可以暗箱操作的年代,因为所有的个人信息都互联网化了,一切都是电脑在审核,年龄不到是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这样也就造成了家长圈里一些因为孩子出生月份或欣喜或遗憾的人,6、7、8月份出生的孩子家长就欣喜,9、10、11、12月份出生的孩子家长就遗憾。在这个啥都讲起跑线与超跑的年代,一种感觉赚了一年,一种感觉亏了一年。
就是因为大家的这种心理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预产期在8月底的宝妈们,为了赶上这一年的差距会选择提前剖腹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
其实这种看似为孩子多赚取一年时间的行为并不妥,本来是好心但事实反而有可能会害了孩子。
关于这点我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我家妹妹就是7月份出生的孩子,我当时挺开心的,认为她很赶巧,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快速上了一年级。而与我家妹妹相反的是,我家楼下的一个小女孩,她是9月1号出生的,比我家妹妹大了将近1岁,现在与我家妹妹是同班级同学。
自入学来这几个月的情况,我发现我家妹妹什么都落后那女孩,学校上个月举行体育节,那女孩被选中参加项目,我家妹妹备选的资格都没有。
学校有各种的校队,比如合唱队、戏剧队,足球队,因为名额有限,老师都是从各班级挑选个别的孩子参加,那女孩被选上了我家妹妹也是没份的(我家姐姐是一月份出生的当年也是被老师选入的合唱队)。
还有学校每两周一次的刷小白鞋劳动课,孩子们刷鞋拍摄视频按组评选,我虽也很认真地给我家妹妹准备适合的工具,小刷子、小凳子,且让她尽可能有好的姿势发挥,但是小手始终不够有力道,与那些大孩子或男孩子一比,孰优孰劣真的很明显。
我们知道一岁的年龄差距在人成年时是没有影响的,但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年龄差就是能力差,孩子从出生的婴儿期、到幼儿期与10左右的少年期都是发育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智力与各种运动能力都是日新月异变化的,一年的时间差对于孩子来说绝不是量而是质的差别。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都明确地阐述了因为年龄的不同孩子们的大脑发育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比如2-7岁的孩子处在前运算阶段,需要符号化理解事物没有抽象能力,也不能理解量的守恒。而大一些的孩子认知结构发生了重组与改善,思维具有弹性与可逆性,理解问题就容易些。
所以偏小的孩子运动能力与思维能力处弱势的客观因素,就会导致孩子在班级一直处于下风,就会缺少表现与体验成功的机会。我们常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那只是针对有反思能力的人,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才能更有动力学习,也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而我们的孩子也就是在这些一次次的小成功里建立的自信,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让孩子是9月份后出生,因为相比7、8月份出生的孩子,同样的努力会更容易获得优势,而这些比那所谓的提前一年更加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