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活着?——《活着》读后感

读完《活着》这个书,似乎并没有如我预想那般因故事里的死别或时代的无常而苍凉麻木;我想这大约是因为活着的本质应该既不崇尚大喜也不必然大悲,而是日复一日的波澜不惊。

翻开这本书,思绪随着主人公富贵从开篇时年少富庶不知事,嫖妓赌博败光了家业,年迈的父母、有孕的妻子、年幼的女儿三代栖身茅屋租地过活,父亲还一夕离世;到至城里为母亲请郎中看病却意外被“连长”强硬征兵,颠沛流离、是生类死,目睹深冬几千伤员一夜间极冻而亡,震颤仓惶;再到解放得以归乡,虽然母亲已离世但是一家四口终于重聚,日子贫苦、平凡但是团圆、温暖,然而儿子有庆却猝然而亡、心痛乍然而来;接着就是如同电影快放一般,凤霞、家珍、二喜、苦根一个接着一个离世,生活翻转揭开了它欢欣、知足和圆满之下的苦难、无措和辛酸,漫溢在这匆匆的时代洪流之中。

从富贵个人的人生维度上来说,他少时的败家子时光和后半生如同老牛富贵一般的操劳孤苦对比鲜明,且尝遍惨极的死别,儿子被抽尽一身鲜血、妻子被软骨病痛折磨而亡、女儿短暂幸福后又难产而故、女婿工地做工被石板压扁、剩下唯一的亲人才7岁的外孙也被自己亲手煮的豆子撑死……充满了动荡岁月里得悲苦无常,足可谓之“惨绝人寰”!

但是,极致痛彻之后却是如水平静,当我再次试着把思绪放进这个第一人称的白纸黑字里,近两百纸页世界的起起伏伏中,神奇的也放下了个人“畏死”的生死执念、收获了超脱界限的别样释然;已知死亡是所有人的必然归宿,那么活在当下,演好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剧场,就像余华老师所写“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多么精彩!

我们的过往、认知和思维构筑起自己的心灵世界,放下内耗、束缚和苛责,好好地爱自己,情绪稳定、健康自在、安然生活就挺幸福了;人啊,终归会回归尘土、归于沉寂,或早或晚而已,为何不能安于当下,发现活着本身得美好,珍惜从清晨到日暮里的点滴和真实?

人生旅途终有归期却又不知路径,是已知也是未知,就先安稳徐行着吧,终点终有时、学些文武艺、乐享在其中,岂不悠哉!

最后,《活着》真是一个有故事的故事,值得细细咂摸,在它或急或徐地平铺直叙、娓娓道来里,生活的本真都随心而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余华《活着》读后感600字1 余华的《活着》,几乎是用了一下午时间,一口气读完。好的文学作品如同有魔力般,让读者不...
    尚未秃头的老师阅读 6,414评论 0 2
  • 当我看到了故事中那句“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时,眼眶中的老泪还是没有兜住,瞬间湿润了。也许同样作为一个...
    鄘崭阅读 3,003评论 0 3
  • 作家余华成名好久了,可是真正走进他的作品,还是第一次,最近读了他早年的一本精典之作——《活着》,感受颇多。 小说主...
    往事随风_3519阅读 9,091评论 1 4
  • 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1 这两天翻阅了曾经看过的书《活着》。这次的读后感较几年前有了很大的区别。几年前更多的是...
    尚未秃头的老师阅读 3,696评论 0 2
  • 活着和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 我总是不喜在年幼的时候读经典,一来阅历不足无法理解,二来不够资...
    记昨日书l阅读 1,04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