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课小结时,孩子们提到了关于读书积累的话题,下课后,仍旧没有想让我走的意思,孩子们把我团团围住,围住我的人都是女孩子。有的人说我的耳环原来是“小咸鱼”,有的人说作业完成情况,有的人说自己读的书,更多的人是在问我推荐读什么书好,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说了一句话“老师,你偏心。你给男同学推荐读什么书好,却不给我们女同学推荐读什么书。”

原来,这些小女生是来找我讨公道的啊。其实,说让男孩子们读书的本意是觉得他们自主性不强,有大部分又不愿意读书,他们的做事积极性明显低于女同学,所以,才建议男孩子们读经典。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想法,还遭到小美女们的质问了。尽管有被问责的尴尬,但兴奋还是多余羞愧的。为孩子们的以诚相待而兴,为孩子们的真心提示而兴。
是啊,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还真的是要做到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孩子,这也是作为教师的职业准则。
总是听到人们说,你们都是这么多年的老教师了,课还要备吗?不就是上两节课,有那么累吗?我只是想说,最近流行的那句话“不要在别人嘴里去了解一个人”的话,可能就是说给对教师这个职业不理解的人的。
时代在变化,学生在变化,每一届学生的成长经历等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备课不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在备学生。
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从教多年的教师的优势明显低于年轻教师,孩子们多数还是喜欢年轻漂亮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变化,老师,特别是老教师,更要从多方面想办法吸引孩子们,让孩子们爱上老师,才能有“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亦如今天课后的这个小质问,如果当时我在说男同学读书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句女同学应该读什么书,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原来,教育契机无处不在。
在思考之余,也有点发现,有点窃喜,那就是,孩子们已经喜欢读书了,喜欢读书的孩子,还怕语文学不好吗?有敢于给老师质问的孩子,还怕有人不喜欢老师吗?有人喜欢老师,“信其道”之路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