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课程免费享3——如何精读一本书?

如何使一本书读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进行了快速的高效阅读和粗暴的主题阅读之后,也许我们会在内心常常感到不安:害怕我们没有读过的书的重点,害怕我们是否会有知识点的遗漏。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精读一本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何使一本书读的懂?记得住?用得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基本上就是通过这四步:看、思考、保存、行动。通过看来过滤信息,通过思考来保存信息,而保存信息体现在行动上,行动又反过来验证信息的保存。

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要理解阅读有两种不同的阅读目的:获取资讯、获取理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同的阅读目的也带来不同的阅读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普通读书法是我们通常用的获取资讯,高阶读书法是一种更高级的读书法,要求我们要像写这本书的角度去读一本书,站在写作者的角度看他是怎么写的,他为什么这么写?

那么就到了我们今天的核心内容:如何精读一本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精读这本书之前,我们要清楚的明白: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仅仅是资讯,还有表达方法,写作的逻辑,最终的目的是充分理解一本经典的书,并从中学到你想要的东西。

下面我们就从提问、拆解、练习、整合这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如何读懂一本书?

1.提问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读书前一般是制定阅读计划、实施、回顾和整理(笔记、思维导图,复习的时候也只是翻笔记做思维导图呈现。

这里就涉及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直接传递型的学习是把大脑填满即可;构建方式型的学习是在原有大脑知识平衡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碰撞形成失衡的情形,比如“毁三观”就是毁掉了你原有的三观,通过新旧知识交互形成新的三观,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构建方式型的学习就是我们精读一本书要求的类型。

我们为什么要提问?

举个例子:读《自控力》这本书,带问题和不带问题的区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带问题其实就是把书本知识和已知知识的联系。

那么我们可以提哪些问题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提问相关知识使知识替换更新;新的知识没有承载基础的话先把基础知识建立起来;简单的探索比如如何速读如何主题阅读;长期的探索如心智模式思维模式的构建。

成人学习:你要学会给自己出题,然后考核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2.拆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读书的时候往往注意到训练“阅读”的能力,忘记了训练“理解”的能力。

高段位学习者的“适应-解码”良性循环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解码的方法有哪些?

图片发自简书App

a.寻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通过识别、判断、概括一系列的寻过程来进行解码。

b.做延展(拆书邦RIA拆书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c.比较不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说提问和拆解是对知识的吸收,那么要变成自己的知识就要去练习。

3.练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样的学习才有效?刻意练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普通的爱好者享受的是带来乐趣的过程;顶级高手的训练过程毫无乐趣可言,会针对一个个点进行大量有挑战性的训练。

彭小六老师的刻意练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有哪些高效的练习场景呢?

a.写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b.游戏

图片发自简书App

c.设计(调动现有知识设计一个问题并解决——前面提到的成人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4.整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a.迁移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印证

图片发自简书App

3.互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此,关于如何精读一本书就全部整理完毕,这些步骤,你get到了吗?学到了就去践行吧!

小弟子有话说:

1.这是彭小六知识管理训练营的第三课,不是每天都有课,只有六节课,目前已经进行了一半了,明天起小弟子就要把这些知识方法的实践分享出来,愿对你我有所帮助。

2.这是今天小弟子写的第二遍,第一遍在下午三点之前就快写好了然后因为辅导班里学生打架就把手机合上了,回来之后就没了。呜呜~(>_<)~,第二遍再写的时候思绪更清了(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3.不管怎么样,不会放弃的!亲爱的你呢?和我一起努力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