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喜欢爬小山,到有名气的小山游玩,会避开攀爬之苦,也能感受文化的熏陶,虽然在风景上比不了大山的多样。
浙江桐庐县的桐君山就是一座文化名山,海拔仅60余米,但“山不在高”。
桐庐县在富春江边,曾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排行上居首。
桐庐之名,源自“桐君老人”。
相传,黄帝时有老者在一山上结庐炼丹,悬壶济世,且分文不取。大家感念其恩德,叩问姓名,老人指桐为名,大家遂称他为“桐君老人”。后来,此山就以“桐君”为名,县则称“桐庐”。
后世认祖归宗,尊“桐君老人”为“中药鼻祖”,桐君山也成了药祖圣地。现如今,每年秋天,这里都要举办华夏药祖朝圣节。
早春的桐庐,江清树绿,一早,伴着晨风爬桐君山,心清气爽。
桐君山在富春江北岸,古时也称小金山、浮玉山。富春江和其支流分水江交汇于山下,一山望两江,青翠遍野,烟雨江南。
富春江之美就不用说了,感觉分水江更胜一筹。分水江是富春江最大支流,源出安徽绩溪县山云岭,水流清澈,两岸有浪石金滩、琴溪香谷等名胜。桐君山下,分水江岸,大片绿地如毯,美不胜收。2021年,分水江桐庐段入选浙江省美丽河湖名单。
桐君山不高,但树多,显得山林幽深,登山顶可观两江美景。山上很早就有建筑,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赴任途中路过桐庐,写有“钟响三山塔,潮平七里滩”的诗句,三山塔之一即为桐君山上的桐君塔。到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山顶上有了桐君祠,祀药祖桐君。后来陆续修建了睢阳公庙(唐代张巡庙)、四望亭、凤凰亭、竞秀阁等胜迹,悬崖陡壁上还有唐朝以来的摩崖石刻数十处,桐君山遂成名山,现在是富春江畔名胜之一。
我登山必拜庙。山上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房屋在林中时隐时现。不过,这些建筑大都是近年来重建。山上的白塔是桐庐县仅存的古塔,高17.70米,六面七层,造型古朴。白塔建于何时已无考,但至少始建于北宋,后来多次毁损又多次重建或修缮,1981年最后一次修葺。
叶浅予先生出生于桐庐,桐君山下有他的故居。原故居毁于战火,现在的故居是1985年建的,先生晚年在这里度过。
桐君山“为峨眉一角”之说,出自梁启超;“峨眉诸峰不及此奇也”,是康有为的夸赞。康、梁之誉很夸张,但桐君山两水绕山,一峰独耸,确实也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