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蘑菇一起读论语#30天橙长计划15#《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论语.为政第二2.4(上)

子曰五,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敢”想

这个呢是孔子的自传。

论语里面立志有三个对象,立志学习,立志行仁,立志求道,这个志是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心,指的就是读书人的心意就是他的志向。

三十而立有两个意思,一是不学礼,无以立,是指在三十岁时,孔子已经把礼仪、礼节、礼貌都学到了,做好了。第二个意思也代表就业,就是说在三十岁的时候,有一定的专长,能够立身处世。

四十不惑,孔子在论语里面,有两次被学生请教什么是迷惑,他的回答无一例外都谈到情感上的问题。第一个是你爱一个人,希望他一直活下去,你恨一个人,希望他立刻死去,对同一个人又爱又恨那就是迷惑。第二个呢,就是一时的愤怒忘记了自己的安危,甚至让父母亲跟着受累,那也是一种迷惑。

很多事情呢,都是有因就有果的,它的发生都不是偶然,人是有理性也是有情感的,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感、情绪,理解因果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