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面粗心大意只是表象,深层的原因在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对知识掌握的不牢靠。
最近两次测试,我发现娃粗心大意丢了分。回想之前的学习状态,不是这样子啊!那时候,她做题总是很仔细,态度也特别认真,成绩也很稳定。升入三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也还好,到了第三单元,千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她总会出错,每次做作业明显感觉她的不自信。
每次面对大量的计算,她都会有些烦躁,你和她说的一些方法她也听不进去,老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算,也总是容易出错,一出错又没有自信。等下一次计算时,那种挫败感又上来,几次循环,明显感觉她对数学学科都不感兴趣了。
这样看来,心态有很大的原因。
首先要调整心态,有稳定的情绪才能平静地做题。
其次,要改变做题的方法。有些题目是有方法的,做题之前不着急,可以先想想再做,正确的方法,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效率。
同时,读题时,要对题目有精细化的理解。跳读,有时会漏掉关键信息。
针对此,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1、每天晚上读10分钟书,指读。
2、每天做题前,遵循读题(大致理解意思)——再读题,画关键数字,和重要词语以及问题。——做题(手指在数字上抄写)——再看问题检查(问题是否对,数字有没有错。)
具体而言就是:读——画——做——查
3、每次做作业当考试一样对待。
4、每天错题,有疑惑的题,整理。写出错误的原因。
5、打卡不能单纯计算题,准备打卡单元试卷,每天一小部分,多练题型,多见题型。
越来越觉得带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在学习这块,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发生。
一次次的发现问题,再一次次的去解决问题,我想,只要肯想办法,认真去执行,就会有进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