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身比努力更重要

身价的还有一个重要标尺就是原生家庭。

我是山旮旯里走出来的,20岁之前,不晓得什么叫环境污染,同样没见过什么大的市面,上大学让我第一次见到了大城市,落差巨大。

但这不是重点,我的体会是从工作后才有的。

走上社会,由于从小的思维模式,导致选择就不是很明智。

尤其为人处世,与城市里的同学有巨大反差。

举个例子,刚出社会我是有点愤青的那种人,看不惯很多职场现象,比如溜须拍马巴结领导,但我现在观念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如果是为了把工作做好,产生效益,为公司创造价值,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就要主动去与领导发生关系,多交流,但是这样我刚入职场是看不起的做法,我那时觉得和读书一样,自己努力就好,没必要讨好老师,成绩是自己考出来的,但职场这都不是那么简单,大家都是协作关系。

想明白这个道理是因为同进公司的另一个人,他是城里的,老爸是个生意人,他每天这个办公室坐坐,那个办公室开个玩笑,聚餐时给领导敬酒说话简直滴水不漏。

结果他提拔很快。

而我只知道埋头苦干,还鄙视他的溜须拍马行为,当然他后面的确把事情做的比我出色。

我后来反思,我和他学校差不多,出了社会巨大反差是从小的环境决定的。

我小时候没有社交,唯一大事是学习,他则经常陪他老爸参加各种活动,见多了各种饭局,自然应对自如,但是我却不行,一上饭桌就不自在,直到今天也不太善于推杯置盏,但这确实是一项技能。

进入社会我发现其实是在补习很多小时候缺失的见识。

所以一个农村25岁青年与一个城市25岁青年很多地方是没有优势的,农村的青年可能更加懂得埋头苦干。

但是这个时代,认知水平比努力蛮干重要,认知不仅仅是书本那点知识,而更多是我们的见识。

所以我觉得把一个人放在什么固然重要,但是他本身的种子质量很关键,这个质量是由成长环境决定的。

现代社会拼的是认知,认知也是讲门当户对的,忽视出身只能使我们输得更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