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婆婆早早和好了面,说下午做面条吃。然后三个老人在菜地里挖萝卜,我美美的睡了一个下午。醒来时俩老爸喊肚子饿了,我自告奋勇的去擀面。
得益于七八岁时就练就的童子功,我使劲的揉光了面,然后在案板上用擀面杖转着圈擀,为了防止粘连,撒上玉米面。看着面团在我手下直径逐渐扩大,换了细长的擀面杖继续擀开,直到面饼薄薄的透着亮。
把面饼折叠,切成细韭叶,做好了韭菜豆腐汤,然后烧水煮面,当热腾腾的面条上桌时,我的成就感爆棚了!
想起了小时候暑假,大人们都去地里干活了,我安顿好家里的牛羊鸡,搞好卫生,就开始准备一家七八口人的午餐。那时候用的瓷盆,重的很,又容易碎,我把盆放在地上,跪着和好两大快面,然后站着凳子擀好。去菜地割韭菜,摘黄花菜回来洗好切好,就等着爸爸,哥哥嫂子们回来吃饭了。
工作和结婚后,我就被奶奶惯坏了,每天回家就有热饭,吃完了就带孩子玩。奶奶走了,我也去了大城市生活,面条,馒头,甚至各种熟食挑拣着买,竟然忘记了用自己的双手去做一碗面出来。
老人们吃着我做的面条,聊着我曾经熟悉的一个个老辈人的离开,他们聊的漫不经心,我听得心中五味杂陈,那些个村里的爷爷,那些我当年都不敢去直视的老老师,老校长,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而我面前的老人们,已经容颜苍老,耳聋眼花,他们能陪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少了,他们在,我四十岁了依然是孩子,我想这种平淡陪伴的日子更多一些,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