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病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谈谈诗词,所谓病症

所谓病症,刚刚写诗词的人,作品稚嫩那是不用说的,所犯的错误基本是都是最低级原始的错误,所以很多“高人”就不愿意点评,这里面或许有爱惜羽毛的原因,怕言多必失了,

但是,深入研究,我们不能不说还有一个隐形的因素在:新人的作品毫无讲究毫无章法,完全不在“套路”中,所以,所谓乱拳打死拳教师,面对这些毫无章法的新人新作,有时候要评论,要如何下嘴确实也是一道难题。

基于这样的想法,本想写一个《新手十病》,琢磨琢磨新人经常会有的一些“常见病”,供同学好们讨论、批评、参考,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如果症状属实,各位高手或许可以依样画瓢,指导更多的新人,毕竟,他们都很想进步,也成为高手。但由于时间有限,所整理不过三四条,仅供大家临时参考,待日后完毕,再加详谈

一:堆砌

说道堆砌,这个字眼,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凡习诗词者,难免要迈过的坎

我们来看一首反面教材

近夜独酌赏景

向晚红日落,近夜赏山前。

明月听风起,轻纱伴流烟。

倦鸟归林静,流萤舞蹁跹。

酒酣花千树,醉眼对花眠。

【病症】

堆,是新手的一大毛病,很多人在习作中往往会罗列很多意象,

像这个例子中,红日、晚山、明月、轻纱、流烟、倦鸟、流萤、醉眼等等,琳琅满目,还不算风、林、酒、花、树,简直就是一个百货公司大卖场。

意象多了,为什么不好呢?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当你的诗里面有太多的意象之后,你就无法将你的笔墨好好地去集中体现其中的某一个重点,而一首诗里面没有了你要主要表达的东西,那就一定只能是一盘散沙了。

这类毛病集中体现在这样的“写景诗”中,因为你若是要写一个人,自然不会傻到从头写到脚,罗列很多器官,而写景,则容易让一个不懂得取材的人面对一派风光无从选起,无从割舍,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形成这样的病灶。

这种问题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一个表面上的基本原因自然是选材能力的不足,但是,实际上深层次还有一个原因,亦即恰恰是作者掌握的意象不够、对意象的了解不够、以及词汇量的不够。正因为不够,就会唯恐所写不足以表达,而潜意识中产生“多多益善”的想法。这是导致这种病症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我常常对诸子说,多读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的多了,自然词汇量就多了

很多人,写作诗词,写到一半,提笔词穷。

便是读书少而感慨良多,这是最为悲催的事情

所以,还是一句话,多读总是好的

【处方】

针对以上的病症,该如何治呢?列了一下三点,第一,有针对性地阅读前人的类似作品,揣摩前人的构思方法。不过这个问题大部分新手是虚不受补的,一时半刻估计揣摩不了。第二,有意识地在写景诗中有重点地抓住一点二点,避免罗列,然后多角度地去写这一点两点。第三,最后留个尾巴跳出写景本身,生发开去,或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年龄限制,很多人还处于上学状态,对于行万里路那是岁月长河的事了,以后慢慢积累,书,是要多读的,不仅针对学习诗词,作为学子,亦需多读书

二:直白

再看一首反面教材;

几许柔情捻就丝,天涯隔断泪成池。

真心何惧关山远,一缕酸楚赋苦词。

直白是阑尾,原本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甚至可以说还是一种风格。但是当它不计场合、毫无讲究地出现的时候,就成了一种疾病,阑尾即便有用,也只能割除。

直白”的表现,就是任何句子都没有一个委婉、曲折的表达手法,什么意思都是直统统地写出来的。我们来看上面的例子:四个句子全都是直通通地表达思想,连一个小弯都没转,任何人读了这样的所谓的“诗”之后,都不可能留下什么回味的余地,因为作者要说的所有的话、要表达的所有的感情都随着最后一个句号说完了。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但凡其中有一句能够修饰一下,这首“诗”就能出来一点诗的味道了。

【患处】

    直白抒情、直白状物、直白摹景、直白议论等等情况在新手的作品中都有发生,但是其中以直白的抒情最为可憎。

【病因】

缺乏较好的古典文学修养,缺乏丰富的古典诗词的阅读量。直白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自己词汇量的不足,脑子里缺乏灵动的思维习惯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些作者也许也读过不少唐诗宋词,但是他们根本就是小和尚念经,读过的诗几乎没有留存在他们的脑子里,甚至连最基本的依样画葫芦都不会。

【处方】

多读读前人的作品,品味一下人家的表达是如何进行的,尤其是当自己要动手写之前,有针对性地读一读相关主题的唐诗宋词或其他名家作品,了解古人对该主题的写法,指导意义尤其大。

各种比喻丸(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拟丸(拟人、拟物等等)每日写诗时随时服用,注意用这些比喻比拟来取代你原来要表达的内容,当然,用得要精深到位,而不是用“泪成池”这种肤浅的比喻。

各种通感露、象征露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疗效好、见效快的特效药,大剂量的服用也不必担心有什么副作用,就当茶喝。

多喝无害

              (一)【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无定论,诗病也随之而出,纵观古今,论诗者多为诗词大家,关于病症也有以下几种说法,分别是押韵八戒、学诗五忌、论诗八...
    月明红红阅读 4,296评论 0 1
  • 一、诗歌鉴赏阅读,完成各题。( 2017届张家口一中高三上学期周考四语文试卷) 送王汶宰江阴 包何 郡北乘流去,花...
    _Cior阅读 3,671评论 0 2
  • 今天和同事聊起《欢乐颂》剧中樊胜美的家庭,她说这个家庭代表了很多现在中国农村人的思想现状,就拿自己为例,一个女孩在...
    皮皮七阅读 5,011评论 0 0
  • 周末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家做寿司,心血来潮,手痒痒地也想尝试下。。。 洗干净竹签,用开水烫了两遍后晾干,拿出一张海苔...
    狂奔的小鹿妹阅读 2,87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