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越多越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活中似乎处处都有选择,选择听哪首歌?看哪部电影?明天穿什么?以及最重要的早中晚餐吃什么?

那选择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我们常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十分方便,各类知识付费也是层出不穷。
表姐是个英语爱好者,看到这家机构的觉得不错,看到那个机构的好像也不错,咬咬牙都报3家机构,近万元学费,结果是什么?荒废。早知道不报这么多就好了,这是我表姐一段时间的口头禅。

我也经常陷入这样的怪圈,做简历时去找模版,会在几千个模版中出现审美疲劳,这时我表姐会说:“看的越多越难选择,还不如看几个选择一个好的。”

各种提升自己的小习惯多的数不胜数。

加入行动营前夕,每天看书(不少于100页)、写文章(500—600字)、手打刘墉先生的书并读出来(2000字)、至少运动十五分钟,后又加入问自己十个问题(每个问题限时一分钟)、读书笔记、读字母表等等。

能选择提升自身的小习惯越来越多,干脆一股脑全安排在日程了,结果就是越来越吃不消,最后干脆放弃,只剩下看书、写文章坚持下来。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众多知识时,很容易陷入”表姐“思维,这时用罗胖的话说:

“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应用场景出发,知识本身就是根据当时人的具体困惑困难,一点一点堆积出来的。按照一个人的应用,按你的兴趣,把自己的心当做一个种子,在你的环境里种下去,然后寻找到你最需要的东西,一点一点的生长。”

有时候似乎选择越少越好,当只有几首歌听时、有工作服穿时、只有一个早餐摊时,似乎可以节省选择消耗的时间和精力。

你觉得选择是越多越好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