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因为有事,大半夜麻烦朋友赶了一次夜路,一路上,车里低声放着各种民谣。
一直都很喜欢民谣,因为民谣就是一种心情,诉说不同的心情,讲述不同的故事,天南海北,褪去华丽的外套,更显它的朴素和自然。
一路上,和朋友有的没的瞎聊一通。看到他的车上也挂了一只和我家里一样的兔子,只是颜色不一样,他的灰色,我的白色,我还纳闷儿,一个男生的车上居然也会有这么萌的玩偶,就随口说了一句:“没想到你车上还有兔子呢。”
他稍微顿了顿,幸福中带着点腼腆说:“前面的女朋友送的,不过现在分手了。”
我好奇的问:“女朋友?”
他说:“嗯。”
随后,他跟我讲了一些他们的爱情故事。
听着听着心里想,看来我真是妥妥的宅女,人家都谈女朋友一年多了,我才知道,这是有多久没见过了。
可是,如今听到爱情故事的时候,和原来好像不太一样了。
说不上哪儿不一样,只知道过去的我,在听故事的时候,容易把自己当做故事里的人,可是现在不同,好像,听故事就只是故事,而我,只是一个听故事的人。
这种感觉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过去看电影,总爱幻想,可现在,似乎很多不用看,就知道故事的内容和结局了,也知道每个角色最后所走的路。这种感觉太不美好了。
也许你会说,是你活得越来越明白了。
可,这真的是好事么?活得越来越明白?
所以那晚朋友说:“我觉得你是一个活在故事里的人。”
其实言外之意,就是活得不真实,不接地气,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呗。
我明白。最近,我也越来越有这种感觉,好像心里有一道门渐渐关上了,可是我却从另一个窗口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风景,遇见了不同的人。这种感觉好奇怪。
昨晚的读书分享会上说到,其实我们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状态都不一样,随之面对和接受的心态自然也就不同,我们都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渐渐去感受自己的成长,所走的每一步说出来的时候不以为然,在别人眼中也看似轻松,实则不然。当某一天蓦然回首,再看当年的我们,也许只是笑笑点点头,然后再摇摇头。
Mona昨晚在她的文章里面写到:“松浦说过,人一旦拼命的做一件事就会变得很‘怪’,不装模作样的样子是最有魅力的。”
也许现在的我们在别人的眼中就是那个“怪人”,但那又怎样呢?我们只不过是想把日子过成我们自己想要的样子,仅此而已。
于是,我们不再愿意像过去一样有了想法就吧啦吧啦说一大堆有的没的,而是想到了就去做,做的不好又怎样,做的不好,那就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做好不是么?
所以我想在安静一点,再安静一点,唯有内心特别安静,让自己归零,才能在前行的时候重新出发,毫无负担的奔跑。
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将每一分钟都当成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那样去生活。
这就是我,一个愿意做“怪”女孩,努力去做“怪”女孩的真实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