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范儿农田,点燃移民诗一样的生活——南水北调移民那点事儿之六

                                                                     艺术范儿农田,点燃移民诗一样的生活

       南水北调移民外迁之WHHP已经六年了,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一直是各级政府所关注的。为了使移民能够致富发展,我一直在关注和思考,工业招商、种植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等都考虑过。但是,总觉得有不完美的地方,可有说不出来。近日,一个做农业的专家朋友,给我建议,可否考虑一下,利用移民点这张政治牌,结合四周几个村土地多、距离大武汉很近、交通又便利、附近已有一家大型水稻种植户及农民有娴熟种水稻技术等的优势,招商引资,发展稻田艺术。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思路很有启发性。所以,今天就写一篇简短的文章,抛砖引玉,以引起当地政府、移民群众及有志于开发新农业的投资人,行动起来,出谋划策,为当地群众及移民发展,尽一份心吧。

       稻田画又称稻田彩绘,是上世纪90年代源自于日本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是以绿色及紫色叶水稻种植于水田中,栽种时先在农田里用传统画线器,画出九宫格,依图样定出坐标,再牵线描出图样或字体轮廓,最后种上紫色秧苗。随着水稻生长,就会呈现出预先规划的图形或文字。

      近年来,稻田画相继在国内的湖南、沈阳、上海、杭州等地出现,但仍属于新鲜事物。目前,做的有影响算是:

      2014年湖南宁乡县东湖塘镇陶家湾村的田间,惊现“嫦娥奔月”精美稻田画作。湖南浏阳市古港镇梅田村一片40多亩面积的稻田里,出现了一幅巨型“吉祥中国娃”画作。

       2013年7月18日,巨幅稻田艺术画亮相沈阳兴隆台锡伯族镇锡伯龙地创意产业园。18日,十幅巨幅稻田艺术画亮相沈阳兴隆台锡伯族镇锡伯龙地创意产业园。据了解,该稻田画项目面积现占地500亩,包括全运火炬、嫦娥奔月、水浒故事、熊出没、愤怒小鸟等十幅。稻田画由紫色、黄色和绿色的水稻组成,通过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秧苗栽植、田间管理等五个环节制作而成。

       广西南宁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稻田里种出了“美猴王”,影响很大。一副稻田画,可以存在5个月,这就可以吸引无数游客来观赏消费。

        发展这个主题没有国界,我们在看看日本人的稻田画,是不是给我们有所启发?

       2015的米兰世博会的日本馆中的一大亮点便是日本团队实验室的最新交互装置《共存》。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日本稻田”。水帘状的屏幕上投影映射出一片色彩斑斓的稻田。伴着虫鸣蛙声,绿油油的“水稻”不时摇曳起舞,一大片“锦鲤”跟随着你的步伐缓缓游弋,让人仿佛置身于夏夜的田野中。“我们的作品为人们打造出一个独立的空间,在这里似乎能感觉到自己在用指尖轻抚着水稻”teamlab介绍,“徜徉在其中,去感受大自然所想要表达的一切。”

�H�=�x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