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慧权:如何一开口就让人爱了?

语言本身的样子,我们未必看得见。

语言这个东西有时它不仅用于理解这个世界,有时还会让你误解这个世界,有时也作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被理解、被误解。

语言本身,倘若具备了一点点如制慧权般对世界的解释能力,便呈现出某些经典力学结构,为这个愈发虚无的世界,带来些许张力和趣味。

 

一句话基本的样子:

“blk作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美国白宫以及好莱坞明星指定用水。所以看起来是不是该喝点儿。”

这句话是大部分话的样子,体现了一种逆来顺受的姿态。其结构大致如下:

95%的人和95%的句子,都是使用这种“因为...所以...”的基本结构。

其中,有些因果关系成立,有些因果关系只用于自我说服,有些因果关系尽管成立,但是被当事人所不知道的其它的因果关系覆盖。

 

寻常的样子,基于某种递进,也能呈现不寻常的力量。例如,

台湾全联走心广告:

“长得漂亮是本钱,把钱花得漂亮是本事”

以上这句话的内在结构是“如果...那么...”。“本钱”与“本事”对立,像两名对抗的橄榄球运动员,中间被一个大弹簧隔开。

它们轻轻拿开弹簧,对立的概念撞击在一起,咔哒一声,犹如相机的机械快门,戏剧性和真理就这样迸发了。

 

语言在结构变化中,释放出逻辑的能量,构建出观念的张力。形式上,以对称、相似性,实现话语的趣味性。

例如: 互为弓箭句式,可以让话语有趣流传。

关于这类的妙语,爱因斯坦和巴菲特都说过类似的话。

爱因斯坦说:

“这世界最费解的,是它竟可被理解。”

巴菲特说:

“我在历史中学到的唯一东西就是:大众从未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如果从语言表达理解的角度,

爱因斯坦可以只是这样说:这个世界竟可以理解。

巴菲特可以只是这样说:大众从未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如果这样的表述,即使同样100%表达了,即使他们是超级名人,这些话语也可能不再流芳百世,更糟的是,也不再有趣了。


例如: 思维劈叉句式,不按常理出牌,但又击中要害。

我们看一下王尔德的套路:让你以为他下来会怎么样,其实出其不意。

例如: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一个人总是可以善待他毫不在意的人。”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

思维劈叉句式,前面一句话,都是迷惑你,引诱你,让你确认自己的“以为”是正确的。

随后再制造出其不意的效果。

“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

“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还要糟糕,那就是不被议论。”

“美好的肉体是为了享乐,美好的灵魂是为了痛苦。”

在他们看来,人生死活都是这鸟样,负责毒舌和解构就可以了。

 

在我看来,语言是一种本能。语言传播,第一系统决策。你的话能够让人懂了、信了、爱了,你就能够在思维的沟通中获得优势知识,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将极大地提高你的思想沟通力和影响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