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在公园的图书馆里面处理工作,感觉肚子饿得咕咕叫。
于是,便忍不住打开手机。看到手机上的抖音推送内容,感到好奇就点了进去。
原来是村里的A,上街去拍摄的购买发粑时的视频。他因为身体的缘故,在农村老家待了多年。这几年一直在做电商,感觉做的还不错。因为能经常陪在父母身边,就不用为了生活来到大城市奔波。
看到发粑的视频,感觉肚子更饿了。 在记忆的幽深处,总有一些味道如陈酿的美酒。时间越久越醇,越品越香。
于我而言,故乡的发粑便是这样的一种味道。
一转眼,似乎有很多年都没有吃过发粑了。
我的故乡位于湖北广水市,这是一座位于鄂北的小城。广水的发粑,也是当地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它的制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坚守。先将面粉倒入大盆,加入适量的水。用面粉和甜米酒或者酵母进行发酵,然后用力揉面。再一个个做成圆形,放入锅边或者蒸笼里。随着蒸汽的升腾,便愈发能闻到发粑香甜的味道。 圆圆的发粑看起来白白胖胖,摸起来柔软而有弹性。用筷子夹起或者锅铲铲起,然后再放入筛子里。挨着锅底的那一边有硬壳,咬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
读小学时,学校对面就是卖早餐的地方。记得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排队,在那里买油条、豆浆、发粑、小笼包等早餐。我们一般在学校或者家里吃,我羡慕那些经常可以在外面吃早饭的人。那时发粑才三毛钱一个,但是我们却并不经常能吃到。每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母亲才会给零花钱让我们上街“过早”。
那时候便觉得这是一种奢望,盼望着能经常在外面吃早餐。 那时觉得能在外面买发粑吃,便是一件很幸福的时间。
后来暑假,母亲也经常做擀面、发粑。灶里架着柴火,锅里是热气腾腾的发粑。她做的发粑跟外面的有点儿不同,是长方形的那种。但是味道吃起来都差不多,但却需要她在炎热的厨房里忙碌大半天。 那时就着霉头腐,感觉味道好极了。看着我们大口的吃饭,母亲也挺欣慰与满足。
小时候,发粑是故乡生活中温暖的存在。 长大后,我再也没有吃过发粑了。母亲老了,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去做那些东西。但是偶尔过节的时候,也会包包子、包饺子。
为了追求梦想,我离开了故乡。平时很少回家,假期回家也会感觉到疲惫。城市的喧嚣与忙碌,有时会让我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
在城市里,我品尝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可无论味道多么美妙,都无法替代故乡的味道。
我会偶尔想起广水的包粑、发粑、汽水粑、剁粑、滑肉等等,每一种都是小时候的味道。当然这些地道的美食,也是故乡舌尖上的味道。 离开故乡这么多年,再也没有见过烧柴火的锅里做出来的发粑。
此刻坐在图书馆里,我突然就想起了它的味道。
湖北广水农村柴火灶锅里做出来的发粑,真的是一种难以忘怀的故乡味道。
故乡的发粑,是藏在岁月里的香甜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