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你的灯亮着吗?

有的书,是蹭着热点出版的,可能能卖3个月;有的书,是关于某个新兴行业的一些洞见,可能能卖3年,因为后面局势可能就不一样了;而有的书,可以解答人类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则能卖上几十年,就像这本《你的灯亮着吗?》

看到这本书的把标题,你会想到什么?

这是一本思维性质的书?

这是一本教你方法论的书?

这个标题起得说好也好,说不好也有诸多不好。

说它好呢,是因为爱发问的人会为他做出很多解释。比如失意时,心灵的灯还亮着吗?开心时,警醒的灯还亮着吗?迷茫时,梦想的灯还亮着吗?注入此类的发散式发问就会增加很多购买理由。

说它不好呢,是因为不能一语中的,直截了当,直入主题,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在信息过载的今天,没有太多人愿意在一个标题上揣测太长时间,七秒钟效应也是有迹可循的。

无论名字好与坏,这是一本好书是真的。

最初看这本书我是在地铁中看的,很挤,手要端脖子以上,一只手拿着,一只手拉着扶手,人很嘈杂,我没带耳机。

我自己也没想到,我会跟着它的章节代入感这么强。也许是当时正好“犯事儿”了,这本书中可以找到“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一套组合拳下来:确认真正的问题—明确问题的由谁解决—确定问题的来源—决定问题是否有必要解决,再大的问题也能化整为零,顺利解决。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是讲招标和电梯的案例。

一般印象深刻的东西要么是颠覆三观,要么是揭露真相。这两个例子就是前者。

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及解决途径。那么,当你碰到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时,你会考虑其他人的看法吗?


下篇拆解电梯案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